第232部分 (第1/4页)

考虑到巩老心脏动脉血管梗死的程度和年龄,专家组研究再三,建议做心脏支架手术。心脏搭桥手术其实对巩老更加有效,可巩老毕竟年龄太大,而且入院时身体主要器官检查的结果,也不容乐观,从病人安全考虑,还是实施心脏介入手术比较稳妥。。

可任何手术对高龄老人来说都有风险。

巩雪的二叔在手术同意书上签字的时候,二婶拦住,“万一爸手术出了意外怎么办?大哥回来埋怨,谁能为我们证明?!”

二叔落笔迟疑,气氛顿时僵住。

医生在旁开导:“现在医疗水平先进,心脏介入手术的成功率极高,你们不必过度担忧。”

二婶撇撇嘴,“说的好听,万一有什么事,你能负起这个责任吗?要不,我签一份,你也签一份,如果老爷子下不了手术台,由医院担责!”

这不是胡搅蛮缠吗?

医生被气得满脸通红,正待汇报请示的时候,一抹细高的身影从角落里冲了过来。

“我签!”

巩雪劈手夺过二叔手里的手术同意书和笔,刷刷几下签上自己的名字,然后递给一脸困惑的医生。

“我是病人的孙女,供养亲属,我的签名算不算?如果不算数,我就代替爸妈签名!”

当然算数。

在场的人都在支持她,谴责她不顾惜亲情不分轻重缓急的二叔二婶。

二婶的脸拉得像驴脸一样长,冷哼一声,竟大喇喇扭身走了。

二叔表情尴尬,想对侄女说点什么,可看到她的脸色不好,只能重重地叹了口气,找他老婆去了。

手术定在晚上七时整。

术前,巩老从昏迷状态中苏醒过来,他不顾医护人员的劝阻,执意要见巩雪。

换好无菌防护服的巩雪走进手术室。

精神萎靡的老人半睁着眼,朝他心爱的孙女缓缓点头。。

她的视线霎时变得朦胧,爷爷的脸,也看不清了。。

努力了很久,才挤出一抹笑容,“爷爷,小雪陪着您。。”

爷爷的眼睛里似乎也有泪光在闪动,他不能动,所以费力地张开嘴:“雪。。。”

她俯低身体,贴近爷爷。

“要。。。。坚。。。坚强。。。”

要有多勇敢,才能不惧悲伤。。。

要有多努力,才能做到坚强。。。

再坚强的巩雪,也不过是个十四岁的大孩子。她对爷爷的感情,更不是简单的用爷孙二字可以代替。

她不敢去看爷爷的眼睛,只能凑近爷爷的耳边,无比清晰地对老人家说了声:“好!”

第三十三章 对不起

巩雪没来排练是因为巩老病了。

急性心绞痛发作,午饭还没吃完就被紧急送往省医抢救。

家里除了巩雪,没有其他可以做主的直系亲属,接到医生下达的病危通知书时,田姨在ICU门外哭得一塌糊涂。

谁能想到呢?

一向身体强健的巩老会患上心脏动脉梗死。

为了中考鏖战了两天两夜的巩雪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反而表现得很镇静,她一边通知临市的二叔,一边想办法通知远在云南的父母。

爸爸给爷爷留有可供紧急情况联系的军线号码,但中间需要转接两次。

特种大队基地的首长和巩雪通的话,告诉她,她的父母不在基地,要过段时间才能回来。不用解释巩雪也知道,她的爸爸妈妈执行重要任务去了,根本不可能赶回漠北。可是想到爷爷的病况和思念大儿子的心情,不禁带了丝怨懑质问首长,特大的军人就可以不要父母亲人了吗?

首长被她问得语塞,默然良久才对她说了异常沉重的三个字。

对不起。

对不起,对不起就可以了?

巩雪从来没有像现在一样对军人这个职业产生如此强烈的抵触感,或许,很早很早,很小很小的时候,她已经在绝望的等待中失去了对军人的信任和崇拜。

为什么别人的家庭是圆满、幸福的,而巩家却永远是孤独和冷清。

为什么别人的父母不用尝尽思念的苦楚,而爷爷重病却见不到心爱的儿子。

为什么别人的女儿可以尽情的在爸爸妈妈身边撒娇,而她巩雪就不行。。。。

为什么?

为什么,巩家的人,就不行?

实验中学初三学生里,也有几个军队大院的子弟,恰好帮石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