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部分 (第1/4页)

我按照接头暗号,叫道:“明月松间照。”

突然就在我面前十步左右的地方,月光下,一株灌木眼睁睁地就变成了一个人。那个人,本是蜷在哪里,现在展开了,身长也有八尺。他刚站起来,立刻就答道:“风雨夜归人。”

本来“明月松间照”下一句是“清泉石上流”,是王维的《山居秋暝》里面的两句诗。但是做为接头暗语,却不能这么回答,因为太多人知道这句诗了,所以回答居然是“风雨夜归人”这样一句不是诗的句子。这样绝对不会有人误打误撞给碰上。

我没有时间对这个人从一丛灌木突然变成一个人感到太多惊讶,而是接下去对暗号:“清风明月本无价。”

“近故远乡皆有情。”这个人已经走到我跟前了,是一位一身忍者打扮的日本人,然而他说的话却是中文。

本来“清风明月本无价,近山远水皆有清。”是沧浪亭上的集引联。上联取自于欧阳修的《沧浪亭》,下联取自于苏舜钦的《过苏州》。清嘉庆年间,江苏巡抚梁章钜在修复沧浪亭时,将这两句集成对联。这是高超的集引联。在这里却被改成了“近故远乡皆有情”。这故自然是我,而乡自然指的是中国。表达了这位潜伏人员对见到从国内来的同志的欣喜之情,和对祖国的眷恋之情。这个暗号,大约也是这位老兄想出来的吧。

老兄伸出手来,紧紧握住了我的手,道:“您就是华生同志吧。您要的物资,我都带了。我们是不是现在就交易?”

“一号同志,地给他敬了一个礼,“我代表祖国向您致敬,您辛苦了。”

这个人是日本籍中国人,也是国安局在日本的新世界的暗线,潜伏在日本已经很多年了,想来是非常孤独和寂寞的,也是值得我们国内来的同志尊敬的。当然我甚至不被允许打听他的名字。只是到他这里来拿引火物资的。

一号也站直身子给我回礼,道:“我不辛苦,你到这里来要做的任务才真正危险。”

正是这些战斗在秘密潜伏情报战线上的特工,他们忍受着各种不可想象的困难,才使得我们能得到源源不断的情报。这些人的功绩没有人知道,甚至他们死了也不会被国家承认。而他们却无怨无悔地为祖国而奋斗者。我虽然勉强也算是国安局的特工,然而我自问做不到他们这样。要我去面对面作战我也许还行,但是这样潜伏估计没几天我就露馅了。对这样的人,我只能以我最标准的礼节来表示我的敬佩。

虽然一号见到了祖国来人,但是他却并没有太多的话说,也不多问我的任务,而是很快和我交易了十几个小瓷瓶,火石火把,以及一些硫磺等物。交易完毕,我问道:“这瓷瓶是什么玩意?”

“这是日本福田帮研制的燃烧弹,要点燃瓶口的引信,扔出去就能引燃大火。”一号解释道。

“日本已经有燃烧弹了?”我问道。

“是的,不过这玩意不是太保险,十个里面总有一两个扔出去点不着火。关于这玩意,我已经向国内汇报过了。你们明天的国战倒是要对这玩意做些提防。”一号道。

中华军当然也有燃烧弹,因为燃烧弹是一种最为简单易制的东西。到了这个星期,我们的装备部已经制造了很多,甚至每个参战士兵都配了五六枚。但是这玩意没有经过实战的检验,谁心里也对这玩意没有底。至于手榴弹,我们的装备部还没能搞出黄火药,用黑火药制造的手榴弹威力太小,所以这一战是不要指望了。不过我已经通过晓菡和硬扛,把我的军事顾问团的几个人,调到了装备部和参谋部的重要岗位上了。假以时日,相信他们一定能拿出黄火药,造出合适的手榴弹,甚至火枪来的。

“谢谢您的帮助,”我拿到了东西,又一次向他敬礼,“祖国人民感谢您。”

一号有点激动,眼睛里有了一点泪花,挺直了身子给我回礼,“要是能够上战场就好了。”

“您的作用比一万军队都大,千万要保重。”我赶紧道。开玩笑,一号人物啊,你上战场?回去蒯院长不把我劈了才怪。

一号点点头淡淡地说:“我知道,只是想想而已。”

我对他表示理解,我要是他估计早就疯了。我握住他的手道:“保重。”

一号也紧紧握住我的手道:“你也保重。”

临到要走了,我突然问道:“你刚才变成灌木那是什么技能?我居然一点也发现不了。”

一号道:“那是日本忍者的一个技能,可以变成任何一件与自身差不多大小的东西,达到高级甚至可以持续好几天。用肉眼是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