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部分 (第1/4页)

洪四妹最近在水上很是得意,各路头目纷纷带着家当前来投奔,只求能在海巡里混口饭吃。即使有的人没投奔过来,也托人把银子送过来

“洪姐,咱过去关系就不错,陈当家在位时,咱也是莫逆的交情。看在往日的交情上,您将来可一定要高抬贵手,给兄弟伙留口饭吃。这每个月的孝敬,绝不会亏了半分。”

眼下她洪阿姐直接控制的部众就超过八百人,若是算上间接控制的,起码能聚出两三千好汉。

要知当年汪直号称徽王,力压两洋,所谓不奉汪直号令者不得存,部众也不过五万人。那还是算上全部男女老幼,真拉出去能干硬架的战兵也不过一万出头。她洪阿姐现在麾下能拉出两千人马,在当前这个局势下,绝对值得道上朋友称她一声大姐。

可是老螃蟹仗着自己资格老辈分高,向来就看不起她。而且他手上有汪直旧部,实力雄厚,隐隐有分庭抗礼之势。背后更不知骂了她多少声破鞋,不要脸之类的难听话。

洪四妹要想在海上成为实质名归的女王,这根钉子就必须拔掉。但是老螃蟹并非弱者,她也不想拿自己刚聚起来的家底去硬拼,只好还来找李炎卿,从官府的层面想想办法。

“现在香山是吴帅的心头肉,吴帅的血本都在这里,谁要是敢动香山的念头,那就是自己找死。我待会去见王先生,将这事跟他说说,看看他那有什么办法没有。”

二人又腻了一会,洪四妹红着脸收拾好衣服,二人刚出书房,却见梁瑞民就侯在外头,鬼知道他刚才听了多少。

洪四妹早就想开了,不但不避讳,反倒把身子贴的更近了些“梁员外,您这么大岁数了,怎么还听窗户根啊?不怕听了一心的火,却又有心无力,干着急么?”

她现在成了巡检,梁瑞民可不想和她斗口,只是对李炎卿道:“太爷,那老螃蟹谢五洋是我的结拜兄弟,我们有几十年交情了。”

“梁翁,您这么说,是想替他求情?”

“不是,太爷误会了。我是说,老螃蟹与我有几十年的交情,他那螃蟹岛,我上过不只一次,水道熟悉的很。若是要开螃蟹岛,老夫愿意担任向导官。只是老夫年轻时,曾与他有些生意上的往来……”

“放心吧梁翁,过去的事,就让他过去吧,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今后你合法经营,照章纳税,我是不会跟你过去的事为难的。我们的观点一向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收税为主,打击为辅。那个啥,如果能开了螃蟹岛,战利品上我多分你一些就是。”(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六章 李天梁

王复起听了这老螃蟹要来攻打香山的消息,却是比李炎卿更紧张几分。眼下吴桂芳的大半身家都押在这,要是被倭寇洗劫一空,自己就不必活着回去见他了。哪怕敌人打不下香山,只要把这大好局势一破坏,香山开市不成,吴帅的一番安排也就全化做了东风流水。

再说那老螃蟹自己也干着收脏的买卖,他继承了汪直的关系网,与倭国有好大交情。据说岛上常年存着几船的白银,任你是什么货物到那,都能拿到现银走人。

这样的人存在,肯定要和香山抢生意。不论是抢钱,还是抢生意,都是取死之道。王复起急忙修书,派人送到广州,去调水师先平老螃蟹的巢穴。至于公文往来,手续印章,则由王复起负责事后补完。

那位百户沐家旺,也写了封书信送到干爹那,请干爹多也帮着把这事办了,毕竟现在是为了大家的利益服务,谁都不能干看者。

做这么大的生意,投了这么多本钱,吴桂芳也不能麻痹大意。无论倭寇还是闽浙海商,都不是好惹的主。为了防范不测,吴桂芳在广州到香山一线放了一千五百人的机动兵力,那都是俞大猷一手操练的俞家军,战力过人。就算是现在白莲教主孙无敌带大队人马上岸,也一样要被揍回去。

在广州码头,舟师随时待命,千余名水军枕戈待旦。林守正这次平贼无方。明明有了情报还差点丢了广州,导致两个附郭县被洗劫。头上顶着个大雷,也只好对吴桂芳百依百顺。

见了王复起的文书。不敢怠慢,匆忙准备军粮,又挪了笔银子发军饷。一声炮响,大军杀出广州,直接停泊在香山外海。这边香山海巡全员出动,洪四妹大撒绿林帖,将各路依附势力调来待命。

那些下帖子的心腹。话说的明白,我们洪大姐要开了螃蟹岛。你们若是肯来,那自然是好。若是不肯来,我们也不强求,咱还是朋友。不过老螃蟹若是闻风而遁。这事就得追查到底。

这样的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