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部分 (第1/4页)

“文哥前边转弯有家店是洪门弟子开的,里边有不少好东西,你要不要进去看看?”上官德言问道,他对这里的情况非常了解,据他所说他家的餐厅就开在中间。

“好啊。”

犹豫了下曲文决定过去看看,就不知道里边的洪门弟子知道自己的身份后会不会欢迎自己,毕竟洪门行风堂的长老是被自己俩兄弟打伤的。

路口左转似乎是统一经营,长长的街道全都是古玩杂货店。上官德言指着其中的一家:“就是那家。”

走到旁边先看了一眼,店面很大要比四周的店铺大上两倍,朴实的原木门窗,橱窗内摆放着老旧的红木家具,精致的景泰蓝工艺作品和民清铜佛像,看起来古色古香。轻轻推门进去,门上挂着的铜铃清脆响起,让老板知道有客人来的。

这时店里正好有三个美国人在挑选古董,看来是为了装裱家庭所用,所以专挑大件器和醒目显眼的东西。

“成叔!”一进门上官德言就对正在介绍古玩的老板叫道。

成叔回头看了上官德言一眼,微笑道:“小言啊,你到旁边等一会,等成叔忙完这里先。”

俩人说的是普通话,旁边的三个美国人听不懂,没有理会继续看着店里的大件器。

古玩买卖这行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难得有客人诚心购买商品,自然以招呼客人为上。曲文也不在意,总不能让成叔停下来招呼自己三人吧。

成叔忙着招呼客人,正好自己可以在店里随意看看。在看了一圈唐人街内的古玩店后,曲文发现一件事,这里的古玩商品绝大多都有明码标价,这一点完全和国际古玩行接轨,只有华夏的古玩店才如此奇葩,老板是看人开价的。

“这……”

曲文突然停了下来,不是因为眼前的东西太少见,而是太常见,一个很普通的民用生活木盆竟然也摆到里边出售,而且标价是两百美元!除此之外他刚刚还看见一个民间很常见的小竹椅也标价到近百美元,若是好一些的大件老家具标价往往在几千到上万美元以上。

上官德言回国专门去了一趟潘家园、琉璃厂,知道那里的古玩店内摆的都是些什么东西,美国古玩店和华夏古玩店相比实在相差太远。

“文哥你别见笑,美国成立才三百多年,华夏却有五千多年,因为年代和地域的关系,使得华夏古董甚至是老旧物到了这里都成了宠儿。不瞒你说,我高中那年还偷偷拿我家的浴盆出去卖,最后竟然卖了一百美元。”

“……”

曲文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是美国的二傻子太多了吗。还是美国人真的这么喜欢华夏工艺品。一个木盆卖一百美元。折合rmb就是八百啊,而且是他小时候卖的,那时在国内一个木盆再贵也用不了三百块吧!

说起童年趣事,上官德言的话匣子再度打开,俩人说的是普通话,店内三个老美听不懂。等俩人在店里大致转了一圈,成叔已经完成交易,三个美国人花了五百美元买了个木雕蝙蝠寿桃椅乐呵呵的回去了。

之前听到俩人的谈话。成叔走了过来,仔细的打量了曲文一眼,向上官德言问道:“小言这俩位是?”

“这俩位是我在华夏刚认识的朋友,曲文大哥和梁山大哥。”上官德言回答:“这位是店里的老板刘成叔叔。”

曲文随即和刘成握了握手,梁山则坐在旁边玩掌上游戏,抬起头和刘成打了声招呼。

刘成眉心微收,好像想到些什么事,因为做古玩生意的关系听过曲文的名字,至于段东辰被打伤只有帮中职位较高一些的弟子知道,刘成并不知情。

“你就是曲翰院的大老板曲文!?”

“如果没有第二家的话。那就是鄙人。”曲文笑了笑。

得到证实刘成的神色再变更加热情,再次紧紧的握了握曲文的手:“果然是你。我就说了怎么这么眼熟,你可是我们华人之光啊,可惜我一直忙不开,要不早就回国去看看了。”

望着刘成的表神,上官德言惊讶问道:“成叔你认识文哥?”

“认识,怎么会不认识,你这位兄弟可是我们华人之光,古玩鉴赏大师啊,成叔常常在你面前自吹,可是在他面前成叔可不敢随意乱开口。”

在飞机上只知道曲文是做古玩生意的还是华夏艺术研究院的特聘教授讲师,有特殊的身份地位,但没想到唐人街古玩行地位极高的成叔也对曲文推崇倍至。转望曲文眼中又多了一分崇敬。

“成叔这边的古董生意好像不错啊,我刚才见连几十年前的老木盆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