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部分 (第1/4页)

推门进去门上的小铜铃清声悦耳,如此老板就知道有客人上门了。

“锅你即娃。”老板是个中年男人,个子不高,穿着比较随意,就是普通的t恤加短裤,脚上穿了一双木屐,走起路来“哒哒”的响。

“又割……”梁山皱起眉头刚想说话就被曲文给捂住了嘴巴,因为关燕妮听得懂普通话。

“几位客人想要些什么?”通过关燕妮的翻译,曲文明白了他的意思。

不过说真的曲文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些什么,因为对岛国文化不是很了解,所以对他们的古玩知道的并不多。

“先随便看看。”曲文说道,关燕妮翻译完老板也没在说话,静静的站在旁边任人观赏他店内的藏品。

粗略的扫了一眼室内的藏品,其中有很多都是茶具和民俗用品,瓷器书画也不少,还有相当数量的佛教用品跟西洋器。

店内的东西很多,上上下下挤得很满,所以走路的时候要比较小心,走到一个约为二十厘高的瓷器罐子前停了下来。

上边的釉色跟花纹很漂亮,以蓝绿黄三色做底,在上边绘着三朵盛开的菊花,绽放得格外的妖艳。

“关小姐你是学古艺术品研究的,能跟我们说说这件是什么吗?”

关燕妮蹲下身子很认真的看了下,说道:“这件应该是九谷烧描金花卉瓶,九谷数是岛国的一种名瓷,烧是华夏语中陶瓷的意思,因为九谷烧的发祥地在岛国九谷因此而得名,距今已有三百五十年左右的历史。在华夏明末,华夏彩绘瓷器传入岛国迅速发展,然后在众多制瓷流派中,古九谷彩绘广泛吸收了华夏及岛国的彩绘精华从而制成了最富魅力的九谷烧。在当时,高档的九谷烧制品常常被本藩作为对外交往中的礼品赠送。”

“九谷烧的工序非常麻烦,经过采石、粉碎、筛箩、沉淀、成形、烘烤、素烧、绘画、施釉、烧制、彩绘后再烧制等十几道工序完成。古九谷烧瓷质温润,配色强烈,运用红、黄、绿、紫、青等五种颜色,构图大胆,线条自然流畅有力,形成豪放秀丽的独特风格。然而在十七世纪,古九谷烧突然销声匿迹。直至八十年后,随春日山窑的建成才开始了‘九谷复兴’时期。明治年间,九谷庄三创立了自己的风格而成为当时的主流。”

关燕妮缓缓说道,说得非常的清楚,让人能对九谷烧的工艺和风格特点一目了然,曲文听着心中暗想自己算是捡到了个宝,有关燕妮在能很大程度加深自己对岛国古玩的了解。如果关燕妮现在说要加价,曲文也会毫不犹豫的答应。

二十世纪什么最难得?

人才!

关燕妮说完转头对曲文笑考有点像是在考验的意思:“曲先生你也是学古玩的,虽然这不是华夏陶瓷器,就你对陶瓷的了解,你说说这大致是什么年代的做的?”

又来了吧,每一个刚见自己的人都喜欢这样考验自己,难道年纪轻一些就不能成为专家。

不过曲文真的不是很懂岛国瓷器,在没有灵觉的帮助下看了半天仍然不敢胡乱推断个大致时间。最后在万般无奈之下只好放出灵觉,凭灵觉察觉到上边只有一团淡淡的白色灵气凝聚。

试探性的问了句:“我说错了你别笑我,我想应该是十九世纪实到十九世纪中的作品。”

关燕妮睁大了眼睛有些惊讶的看着曲文:“曲先生你真厉害,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同为陶瓷器,采用的材料不同,做法不同,烧制工艺不同,绘图不同就会有很大的差别。看曲文的样子应该对岛国瓷器没有太多的了解却能够在很短时间内说出正确的制作时间出来,这那能不让关燕妮感到惊讶。

“我也是胡乱推测的,可能是我在国内看陶瓷器太多的原故,虽然做法工序不一样,但总还是有些共同点,这能从包浆上看出来。”

“包浆,什么是包浆,曲先生你一定要教我!”关燕妮看曲文的眼神过于炽热,就像是要把他吃了的样子。

陶晶莹站在旁边很不舒服的小声嘟哝了句:“才认识两天又把别人的心给偷了。”

以曲文的听力自然能听见这句话,但是装样没听见的样子,这个女人千万别惹她,否则就别想有清闲日子过。

挠了挠头对关燕妮说道:“包浆就是陶瓷和各种古玩上面的这层光,在我们的祖国又称‘黑漆古’,它是在悠悠岁月中因为灰尘、汗水、把玩者的手泽或土埋水浸,经久的摩挲,甚至空气中射线的穿越,层层积淀,逐渐形成的表面皮壳。一般包浆都会显出滑熟可喜,幽光沉静的感觉,它告诉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