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部分 (第1/4页)

但在诸多因素的帮助下,《侏罗纪公园》被《三体》给掀翻了!

林翰自己战胜了自己,同时也在电子书销售上面牢牢压制住了《暮光之城》,成功实现逆袭!

所幸电子书没有销量限制,只要付费就能购买,再多人购买都不会惧怕。

在亚马逊上面,《三体》的电子书销售次数高达75万册,而《暮光之城:破晓》的销售次数却只有59万册,这距离还在逐渐扩大。

豆瓣阅读里,《三体》也力压《暮光之城》一头,电子书销售量分别是18万册跟12万册。

毕竟亚马逊有kindle这个电子书做支撑,销售量比豆瓣多很正常。

网络原本就是科幻读者们最喜欢的地方,他们愿意尝试新东西,所以电子书阅读更为普及一些。

在实体书领域,凭借今晚增加的5万销售额,《三体》首次在周销售榜上面占据第一的位置!

它以38万册销量暂时领先,《暮光之城》周销量暂时还是35万册。

从落后2万册到领先3万册,这一切都只不过是一夜的时间而已。

虽然《三体》在周销量上面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在总销量上面距离《暮光之城》还有一定的差距,前期落后太多,现在想要追回来就必须加倍努力才行。

做到这样已经非常不容易了,网上的读者们已经纷纷截图开始庆祝起来,38万册这个数字看起来似乎很一般,但凝聚着每一个读者的心血,都是一本一本增加起来的!(未完待续。)

第248章 保驾护航(求订阅)

《暮光之城》在全球市场上面攻城略地,然而在中国跟美国本土却受到来自林翰的强烈狙击,《三体》在周销量上面成功逆袭,而《侏罗纪公园》则是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上面蝉联冠军三周时间。

后院起火大概就是最好的形容,不论是主场开始客场,林翰都取得了成功。

销量暴增的《三体》加印迫在眉睫,购物网站缺货不说,就连实体书店也都纷纷售罄,不管是一线大城市还是n线小县城,都有一大批人嗷嗷待哺。

轰隆作响的印刷厂内员工们正三班倒加班加点的印刷、装订着,一辆又一辆的大卡车将一箱箱装好的小说运到全国各地。

在微…博上面,人大出版社的账号都已经沦陷,数不清的读者给它留言催促赶紧重新印刷发货,没有kindle电子书的读者不喜欢用手机或者电脑看。

但亚马逊那边也传来喜讯,竟然真的有人因为买不到《三体》的实体书而跑去买kindle来专门下载《三体》。

要知道一个kindle最便宜也要几百块钱,这绝对是真爱粉。

无意中增加的电子书阅读器销量显然是意外之喜,林翰甚至自己也入手了一款最新版的kindle,以后出门不用携带其余书籍,这玩意儿轻巧就装下数千本书。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林翰在电子书销售板块正逐步称雄,这或许是因为电子书跟科幻都比较贴近未来趋势,所以他的销售才居高不下。

此时网上已经有了一大堆解读《三体》小说的文章,不管是正面还是负面,伴随着销量增长,它再一次出现在网友们的面前。

喜欢的人把这本书奉为科幻圣经、中国科幻巅峰之作,不喜欢的人拼命贬低,有争议才是真正的火爆。

不可否认,林翰的这一系列小说将读者群进行了膨胀式的扩大,从科幻迷到文学爱好者,从科学工作者到企业家、创业者,越来越多的行业人士开始关注科幻小说。

林翰此时正坐在咖啡厅里面跟李文渊闲聊着,李文渊这段时间总算是把新书《冲出银河系》的宣传活动做完。

他的这本新书不温不火,如果跟自己上本书《冲出太阳系》同期销量比起来还多了一点,但在评价上面却稍微低了一截。

这不是因为内容写差了,而是因为小说的参照物便强。

以前整个华语科幻小说式微,他算是矮个子里面拔高个,所以每本书的评价都还算高。

可如今林翰异军突起,将读者们的眼界提高到世界级的水准,口味被养刁之后,读者们就自然会觉得李文渊的新书不够惊喜,进步空间不够大。

三个月卖出70万册的成绩在科幻圈是仅次于林翰这个妖孽的存在,李文渊自己这会儿抱怨着说道:“你小子可算是害苦我们了,现在你的这些科幻小说跟我们比较起来简直就是差距太远,直接把我们碾得粉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