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部分 (第1/4页)

沈穆清怔住。

萧飒决定在西山买个别院也不过是这几天决定的,陈夫人怎么就知道了呢?

念头闪过,那陈夫人已道:“那地方好。景致优美不说,最重要的是风水好。您知道秦王吧?”

皇帝的同父异母的弟弟,当初最热门的皇帝候选人之一!

大家点头。

“每到变天就脚趾头疼,链路都不能走。不知道看了多少名医,吃了多少秘方,就是不行。后来皇上把西山的一幢宅子赏给王爷。你还别说,王爷那脚趾头疼的病就好了。不仅好了,而且还健步如飞,能拉五石弓。”陈夫人越说越来劲,“阁老胡信胡大人,几位夫人也是相熟的吧?他老人家也在西山买了别院。

还有户部的俞侍郎,都察院的卢大人,”她如数家珍,“都在西山买了别院。”

几个人听得不由鬓角有汗。

这个陈夫人知道的也太多了吧!

大家不由讪讪然的笑。

“萧夫人,您想在西山买别院,不如我来介绍一家。”刘夫人挪了挪身子,挨沈穆清更近,“原来翰林院陈待讲,您可听说过?他娶了原河南布政司韩大人的遗孀。如今辞官回了老家,房子却一直没有卖出去。”

翰林院陈待讲,韩大人。

沈穆清想起来,就是那个被柳进夫人笑话的夫妻。

“我记得陈待讲回乡已经有两三年了吧?”闵夫人端起茶盅来喝了一口茶,笑道,“怎么?他那宅子还没有卖出去吗?”语气颇是不悦,觉得这陈夫人说长道短,拉东拉西,不像官家夫人,倒像是走百家的牙婆。

“陈待讲和夫人两年前反的乡。”陈夫人听了忙解释道,“那宅子开价有些高,所以一直没有卖出去。不过,那宅子实在是修得好。我和那陈夫人也有些交情,要是萧夫人想买,我可以从中讲讲。如若萧夫人不信,也可以问问汪夫人,您家要买院子的事,还是汪夫人告诉我的。汪夫人也是受了汪大人的托,然后又托了我帮着到处看看。也是我心急,遇到了原主,就巴巴的说了出来。”

第二百九十七章 京都轶事

不管这个陈夫人是什么意思,在这个情况下,沈穆清都不能应承什么。

她笑道:“置宅子是大事,我也不好做主。还是等回去商量了我们家爷再说。”

“那是,那是。”陈夫人忙笑着附和,随即目光一转,道,“您可听说过一个叫通源盛的杂货铺?”

王温蕙的铺子?怎么说起这个来!

沈穆清笑道:“听说过。这铺子里的东西很不错,鳜鱼,鲥鱼,海参都有活物。不像有些铺子,都是干货。”

闵夫人眼角飞快的唆了沈穆清,嘴角含笑道:“我们家也向通源盛订货。”

陈夫人掩嘴而笑,低声道:“那几位夫人知不知道,那通源盛,这几日出了大事!”

沈穆清,时静姝和闵夫人局俱是一怔,眼中流露出好奇之色。

闵六太太见了眉头微皱,想出言阻止陈夫人的流言蜚语,又想到自己只是来做客的,不应该管别人家的私事,遂低下头来轻轻的喝茶。

赵夫人目光一转,把所有人的表情都看在眼中。

她露出一个会心的笑容,道:“定远侯搬到通源盛去住了!”

大家全都怔住。梁伯恭搬到通源盛住,难道他离开了梁家,可他是当家人,怎们能离开,难道和冯氏吵起来了,不会,梁伯恭虽然没见过几次面,但这人对兄弟很好,应该是个孝顺之人,怎么会做出搬到通源盛住的举动来。他难道不知道,这样一来,家庭的矛盾就会升级吗?难道他身边就没有个提点他的人,或者,是王温蕙的意思?

想到这里,她不由摇头。

王温蕙那样的一个聪明人,怎么会做出这样的事来,肯定不是她!

沈穆清越想越糊涂,想问问陈夫人是怎么一回事,又不知道从何问起。

“怎么会这样?”时静姝回过神来,“侯爷这样做,岂不是要背那不孝之名?”

“哎!”陈夫人叹了一口气,“如果仅仅是这样那就好办了。只要侯爷出面随便解释一番,或者说通源盛离衙门近,搬到那里行事方便些,沐休日就会回南薰坊;或者说孩子想母亲,带着去那里住几日,就都解决了。”

屋里人都点头。

“谁知道,昨天下午,梁家三太太却带了一帮子人把通源盛砸了个稀巴烂。还叉着腰在大街上嚷。说梁家又没有分家,梁伯恭不养母亲兄弟,拿了公中的钱给王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