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 (第1/4页)

糇槌の堇锝�⊥盗耍 �

这一喊不当紧,惊动了正在睡觉的民工,他们拿着杠子、劳动工具潮水般向汪有志的工棚涌来,结果没捉到小偷,却捉了一对白乎乎的热身子。

第二十三章

左不左右不右――劳动

不听劝自讨苦――活该

犯了两性关系的严重错误,这个错误犯得真不是时候,因为反右倾运动开始了。问题当然还不止这些,老领导陈旭东书记也因为思想右倾,调到专区任一个拖拉机站的站长,没什么权了。邓未来、蔡平也因为平时跟陈旭东跟得太紧,新县委班子批评他们右,也在不停地让他们写检讨,过着受煎熬的日子。当然,汪有志剧团团长是当不上了,就是他那个文化馆的副馆长能不能留住,也是难说,现在,他被县委停了职,让他到小菜园里参加劳动改造。

小菜园是县委的一块自留地,那里已经聚集着二十多位右派和右倾机会主义分子,正在那里参加劳动改造。

县委分有前院和后院,前院是办公区,也就是三排办公室组成的一个小院,小院之外就是树林、庄稼地和菜地,所谓小菜园就是指这里。县委院占地面积很大,有200多亩,当初之所以留那么多地,是因为解放的时候都是吃供给制,机关干部们搞了个农场,种些粮食和蔬菜,以便改善他们的生活。现在,机关干部都有了自已的工资,又有商品粮供应着,就不种粮食了,只种蔬菜。本来种菜是机关干部的义务劳动,可自开展了反右派运动之后,就由右派分子来尽义务了。到了五九年,又打了一批右倾机会主义分子,他们都是机关中爱逞能、教师中爱颠狂、干部中爱抗上或者爱发牢骚爱提意见的家伙。

一位大领导来给右派右倾分子洗脑子,机关干部也参加,接受教育。大领导说,不让这些家伙干干农活,尝尝苦头,他们就不知道庄稼是从地里长出来的,是农民兄弟流血流汗浇灌出来的,而不是他们那些右派们对共产党指手划脚划出来的。右派分子和右倾分子们也不要逞能,干干粗重的农活,闻闻大粪的味道,啥道理都不要讲也就明白了,也就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了。

汪有志虽说也参加劳动改造,但他不是右派,也不是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右派是反党反社会主义分子,是敌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是与右派站在一边的,思想上也向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右派靠拢,所以,右派和右倾敌我矛盾,汪有志是犯错误的同志,是人民内部矛盾,一进还能认定他是右派或者说是右倾。问题是,汪有志与陈书记走得近,陈书记右倾,汪有志还能左了不成?县委在讨论汪有志所犯的错误时,不少同志这样认为:汪有志虽不是右派,但在水利工地上,在千万民工眼皮底下行欢作乐,性质就不能一般。在帮助他思想改造的批判会上,一位干部发言道:“汪有志你也是苦出身,打土匪你也立过功的。可你做这种事就是太不该了。你想想人家都在跑步奔向共产主义,都在抬大土筐,累得半死不活的,民工那么累,你没说去招乎着抬两筐也就算了,只让你唱个戏,给民工们带点欢乐,这还不够你的吗?等于是人家在建设社会主义,你只等着享受共产主义的果实,党对你汪有志够朋友了吧?可你倒好,竟在工棚里公开搞小白鹅,搞一个旧社会过来的戏子。你享受着资产阶级的那种极乐时刻时,想到人家民工抬大土筐时的难受味吗?”就这样,汪有志的问题算不算右倾不能随随便便地就那么定了,就是不算右倾,也在客观上起着和右倾遥相呼应的效果,对人民造成的危害与右派、右倾在客观上造成的危害是一样的。所以,汪有志就理所当然地与全县的右派右倾分子在一起劳动,用劳动的汗水来洗涮自已身上的资产阶级腐朽污垢吧。

新上任的县委书记吴中是个南方人,有文化,做事极认真。就是这个菜园子,他也要时不时地磨磨看看,看看菜长得怎么样,能不能多创点收,给机关食堂减少点开支。吴中还喜欢种菜,特别爱种些怪乎菜,就是雉水人见不着的洋玩艺儿。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改换新品种,调整产品结构。

有一天,吴中不知从哪里弄来了一棵蕃茄苗,那时候,雉水县尚没有引进这种蔬菜,很少有人知道这是啥玩艺。只是有些文人在私家小花园里种它一棵两棵的,主要是作观赏用,不知道它的名字叫蕃茄,也不知道它的另一个名字叫西红柿,因为蕃茄的形状象柿子,雉水的人们就叫它洋柿子。

吴中来到小菜园,亲自找了一块菜地的地头间,挖了一堆肥土,又上了一些驴马粪,亲手把那棵蕃茄栽好,就叫汪有志好好地看着,并吩咐他怎样浇水,怎样管理。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