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 (第1/4页)

写的东西先放这儿,明后天你来拿就是了。”小于就很高兴地回去了。

小于走后,汪有志打开了她的文稿,只见那文章如懒婆娘的裹脚――又臭又长,一万多字,密密麻麻,却又空洞无物,还拉着大架势,仿照着毛主席《纪念白求恩》的模式。题目是:“纪念杨小建”。文中写道:

“杨小建是雉水县长青镇的一名共产党员,四十多岁了。为了帮助长青镇的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不远十二里(杨小建的家距长青镇十二里路程),来到长青,不幸难以照顾家中老父,老父也为支持儿子的工作因病而故,牺牲了八十多岁的生命。而他在此时也未因父亲病故而影响工作,在为其父办丧事期间还不辞劳苦地晏请银行行长,为发不上工资的教师、乡镇干部们货款。一个外乡人,为了给长青的百姓办实事,而忍受丧父的痛苦,这是什么精神?这是顾全大局的精神,这是舍己为人的精神,这是孔凡森式的精神、、、、、”

汪有志看了这文章,气得连骂三声:“放狗屁,狗放屁,放屁狗!”

隔了两天,于杰萌果然来了,还买了一条烟。汪有志想发火,看着她拎着礼物来的,这火又发不起来,就强忍着肚子里的不痛快,对小于扯着娘子腔说:

“你的东西,我通体溜览了一遍。我的看法是:你上面两点比较突出,中间呢?有点平,下面嘛,有个空洞和毛操的问题。”汪有志的眉头一直皱着,最后说,“这样吧,你也别急,让我压一压,我下把劲将你空洞的地方充实充实,日后再说。”

刚说到这儿,枣针本着脸进来了。原来,她一直在暗地里偷听。在枣针看来,什么上面两点突出,什么中间有点平,什么下面有个空洞、、、、、、,这不是床上弄着玩时说的话吗。此时,她看了看汪有志,又看了看于档萌,笑笑说:“有啥话日前就说清楚吧,日后谁还买你的帐呢!”

汪有志气得眼一瞪:“你你、、、、、你、、、、”却不知说什么好。于杰萌则捂着脸跑了。

第三十八章

兴致正浓浇冷水――底下

多说一句留话柄――干杖

汪有志就要办退休手续的时候,接了邓未来一个电话,邓未来说退休前你要把你的工作关系转到县里来,不然的话你的工资和乡镇干部搅在一起,可就要吃苦头了。

汪有志说知道了。于是,他就到组织部找领导去了。

汪有志来到组织部的干部科,科长王军正在抄腾着干部表格,见汪有志来了,心里也就明白了个八九分。问汪有志有什么事,汪有志就照实说了。王军就对他作了解释,说县里有规定,不准动。

汪有志冷笑了一下,说:“是这样吗?”王军就拿文件给他看,汪有志却不看他的文件,却看王军的脸,看得王军莫名其妙。看了一会儿,汪有志便略有所思,扭头走了。

汪有志这时候直接来到了组织部长的门前。

组织部长是一位外县刚调到本县工作的同志,姓朱,叫朱强。他来到雉水也听到过不少有关汪有志的一些传闻,却不知道汪有志是谁。汪有志正要进敲组织部长的门,却又被干部科长王军给拦住了:“老汪你也别找了,你找了我就算到顶了,县委有规定,退休属地化,你在长青镇工作,你的工作关系就必须在长青镇。”

汪有志说:“那不中,你以为现在权力在你们手里握着想怎么的就怎么的了?牛打江山马坐殿,解放雉水县有我老汪还没有你呢?别拿县委规定吓唬人,县委就这么胡来?把老干部一脚踢到地底下,不管不问了?”

一吵嚷,组织部长朱强出来了:“怎么回事?你这个小王,怎么对老同志这样的态度?来来来,到屋里坐,有啥难处给我说。”组织部长朱强一边批评着王军,一边安慰着汪有志。

朱部长忙把汪有志迎进屋里,给他倒了一杯热茶,把汪有志的情绪稳定了下来。问他:“老同志,你哪个单位的?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

汪有志扯着娘子腔说:“我是长青镇文化站的,我叫汪有志。”

听他这么一说,朱部长眼睛一亮:“啊,你就是汪有志同志,久仰久仰。”

汪有志白了朱强一眼,心里说:“什么意思?是不是听到我的小话?笑话我不是?”汪有志刚才跟王军弄得不痛快,便气呼呼地质问朱强:“如今我们老干部是没有用了,连球都不如,想对哪儿踢对哪儿踢,谁还把我们老家伙当人看呀。”

“误会,误会,我是听说你以前捉过土匪立过功的,象你这样的老同志,我们应当尊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