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1/4页)

康莱又说,“王上还不立王储,这件事可真叫人担心呢!”康伯白了他一眼,“这个王储当然是我们殿下,景武根本不可能。”康莱说,“那个…你不把他算上?”“什么?有些人可能会往上面去想呢,是不是,莫学士?”莫尚是翰林院的学士,三年前他把大儿子莫韩送到凌风那儿去学习历练,原想不多时就叫他回来。没想到凌风很器重莫韩,莫韩也喜欢那个环境,于是就一直留在凌风那里。莫尚见康莱问他,连忙站起来说:“康公子,我原想送莫韩过去,也只是叫他学点本事为殿下效力,没想到他三推四请地不肯走。真是的,现在给凌大人熏得像个财迷,开口就是钱、钱、钱;我们都不爱理他了。”

景文不大高兴,凌风在王室领地上开了几处机房,为王室织造高级的衣料和其他装饰用织物,还拿一部分去出口到国外去,听说赚头很好。他眼红也想试试,结果钱赔了不少,府里的收支也出现问题。他向朱光抱怨,被祖父说了一顿。朱光最后说,“你在家里多看看书,多学点做人的道理,别听你手下人蛊惑,做这种没用的事情。一个王子做生意,传出去被人笑死。”景文说:“凌风呢?”朱光看着他:“那你跟他调调,好不好?”景文不响了。最后凌风拨款,把亏空填掉。

景文说,“凌风是有点小聪明,怪不得王上重用他,他这几年也为王室赚了不少钱。”户部侍郎,景文舅舅的女婿说,他还不是靠着侵占地方的利益,把功劳算在自己头上吗?真格的,我要有他这个权,赚得钱起码比他多一倍。景文说,“看着吧,以后会有机会的。”

大家散去,康伯小声对景文说,“以后别搞这么晚了,被人看见不好。凌风人在外地,眼睛说不定还盯着这里呢。”

凌风一行人来到灵州,这里也是他的辖地,城里人口众多,商旅密集。凌风说一直骑在马上也累了,叫越石和他一起从城里穿过去。他们预定过夜的旅舍在城外,也是王室的产业。

城里有五条主要街道,南北有两条,东西三条。街道笔直平整,像是经仔细规划过的。街道两旁有官府的机构,人家的住宅,还有许多商铺,货物琳琅满目,令人应接不暇。街道上人来人往,川流不息。越石看见街市上有些铺面和一般的不同,沿街的宽度,特别狭窄,进深却很深,他指给凌风看。凌风笑笑说,这不奇怪因为他们收商税是根据铺面沿街的宽度收的,一年四期,每次一尺收两个银币。“你看,那不是收税的来了?”

只见有两个人一人拿着皮尺,一人拿着账簿,挨家挨户正在收税。他们量好铺面的宽度,扣掉两边墙体的厚度六寸,将每家商铺的字号、宽度、收到税款的数字都记在上面。越石说,“这样做可真奇怪。”凌风说,“这个做法很简单,也好弄。你说,我们怎么知道收多少比较合理?又不好给他瞎核。生意好,自然铺面宽。”这时,有个商户和收税的人吵了起来,他说你量得不对,我要重新量过,他量了半天,说,隔壁福德记的门面明明比我宽,他交了多少税?收税的人拿账簿给他看,他看了以后没反应了。凌风笑着说,你看,不用我们管,他们自己就把收税的监督好了,多省事啊!

越石问:“这也是你想出来的?”凌风说不是,是他们琢磨出来的,我觉着好就推广了。这种事不必尽出于己,一个人的聪明总是有限的。

凌风指着那些比较规整的铺面说,“那些是我们自己盖的,所以铺面比较宽,出租给商户可收租金,那些铺面窄的是他们自己盖的,节省几个税钱嘛!”越石说:“他们要是不租你的房子怎么办?”凌风说不要紧,那些房子地段好,宽一点也爽气,做大生意的人不在乎这么两个钱,借此也可以看出他们的实力。房租和商税,是我们在城市里最大的财源。

越石看着凌风,暗暗钦佩,他说,:“你怎么懂那么多啊!”凌风说,“我也就懂一些基本道理,人性、人心,如此而已。”

两人穿过城市,从另外一个城门出来,来到旅舍。武毅迎上来,“两位逛街逛好了,买了什么东西?”凌风说,“就是瞎逛逛,没买东西。”武毅说,“莫韩刚到,把去年的收支表拿来了。”凌风说,“那我得赶快进去。”

凌风对着那张收支表发愣,他问莫韩,“收入都算进去了,没遗漏什么吧?”莫韩说,“您应该可以相信我吧。”表上收入四百五十万金币,包括田赋二百二十万,商税五十万,租金三十万,盐业专买三十万,铁专卖二十万,铸币收入二十万,矿山收入二十万,自营手工业及出口三十万,进出口关税三十万。

支出四百八十万,包括王室支出二百二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