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 (第1/4页)

章邯败退,闻杀声渐远,方才一路收拾败军,扎下营寨。司马欣、董翳、章平、李良等纷纷寻至,皆言楚军勇敢,难以抵挡。章邯叹道:“我军数倍于贼,然而大败至此,锐气尽失也,焉能复战。”司马欣道:“胜败为兵者常事,切不可因此失志。今者既然败了,不宜再图进取,可择地驻兵,固根本而寻战机。濮阳近而粮多,可暂往休整,待恢复气势,再与贼军决战。”章邯道:“如此亦好。”遂取道退往濮阳。

项梁见秦兵已退,遂引军进入东阿。田横引众来见,各自见面讲礼。田荣与项梁道:“武信君神威无比,秦军闻风丧胆。东阿百姓若非将军来救,必失落于虎狼之口。”项梁闻言,亦沾沾自喜。少时,探马来报,说章邯已退兵至濮阳。周殷进道:“常言道:‘兵败如山倒’,章邯兵马众多,难得有此一败,岂能容之有喘息之时。请主公速发追兵,趁势剿杀,务必全歼敌兵于河内!”项梁道:“吾固有此心也。”乃招众将道:“何人愿率人马往去追之?”帐下一人应声出道:“某愿一往!”项梁视之,乃项羽也,遂沉吟不语。原来项梁还记得襄城之事,恐项羽杀戳过甚,使楚军失人心于天下,因而踌躇不定。如若不许,彼已经请令,面子上过不去。正迟疑间,忽听又一人出班道:“某愿引本部人马,往助小将军共击濮阳。”项梁视之,乃沛公刘季也。大喜道:“刘公宽厚仁义,具有长者之风。若与项羽同去,刚柔相济,必可大胜也。”遂拨八万军兵,令项羽率六万为主将,沛公率二万为副将,以钟离昧为护军,一同往濮阳进发。

田荣道:“东阿城以东,皆遭乱臣洗劫。若不以兵抚之,齐国社稷危矣。齐若无国,焉能与明公共图大计?故某欲与明公别过,引军往东收复失地,拥立新主,匡扶田室基业。”项梁道:“此乃相国国之大事,自然任公行之。唯望抚定东土,理顺国事之后,速速率众西行,与我楚军并力伐讨暴秦。”田荣道:“此事自不敢劳明公提醒。”项梁稍住数日,乃兵还亢父,筹备粮草,亦欲西进。田荣遂令田巴留守东阿,自与田横率本部将士,移兵向东而进。借助驱逐秦军之余威,一路夺关斩将,竟直逼到临淄城下。

田假立为齐王不久,前番虽伏兵杀败田荣,毕竟深知田荣兄弟智勇,终是心怀恐惧。原本想借秦兵之手剿灭田荣,不料楚人增援,不仅东阿之围已解,而且还借一股势气,直杀到临济城之下。急与左右商议对策,相国田角道:“事急矣,可往赵国求救。”田假亲写告急文书,令大将军田间赍之往投邯郸而来。

赵王赵歇阅书毕,先使田间回驿中候着,自招群臣问计。张耳道:“田假虽称齐王,势未及田荣也。况田荣兄弟助田儋平齐,功居人上,田儋又曾救魏抗秦,大义凛然。危难之中,项梁尚且出兵相救,大王万不可轻率击之。”赵歇道:“话虽如此,然而王位之争,毕竟是齐之国事,不好定论可否。今田假求救,以何却之?”张耳道:“只须言我内乱方平,人心未定,无力分兵相助即可。”赵歇从其言,招田间道:“日前李良反国,曾起内乱,今虽已平定,举国人心尚未趋归,恐怕难以出兵解救。”田间惊恐道:“大王若不肯发兵,臣以何回报吾王。田荣兄弟拥虎狼之师,齐必危也。”赵歇道:“汝若惧之,可暂居赵都。待齐乱平后,再作商议。”田间无奈,只得留于赵地。

田假久望赵军不到,只得率军与田荣战了一场。怎奈田荣之弟田横英勇无敌,东冲西突,杀得田假溃不成军,险些守不住临济。田假心急,复令相国田角再赴赵国求援。田角至赵地,与田间相遇,田间谓田角道:“赵王怀观望之意,不允发兵,多言无用。”田角乃问田间道:“公因何不归齐地?”田间道:“此时归齐,乃自取其祸也。便是相国,既已来了,也不要回去寻死,田荣兄弟,非你我可敌也。”田角然之,遂见赵王赵歇,不言求救之事,只说齐国生乱,乞容于赵避难。赵歇素宽容,乃许之田角住下。

田角去后,田假坚守了几日,见形情危急,无力相持,寻思诸候之中,唯楚国最强,可往依之,遂弃城而走。一路打听到楚军行程,乃寻至楚军营外,求见项梁。项梁传其入帐,质问道:“汝如何趁齐王助魏之时,谋变举事,自僭为齐王?”田假道:“吾乃齐王田建之胞弟,齐国为吾族社稷,吾即齐王之位,乃顺天从民,何言僭立?”项梁闻言,见信见疑,未敢轻动,暗使人察之,得报果如其说,遂善待之。又委派英布、蒲将军亲自护送田假,往盱眙来见楚怀王。怀王得知田假实为齐王后裔,遂留于身边,待遇甚厚。

项梁歇兵数日,有挥师西进之意,便遣使者使齐,催促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