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部分 (第1/4页)

朱九阴干咳一声,颇为尴尬,刚才险些进不得门来。苦着脸拱手告罪道:“二师兄莫怪,只因老师严令。命小弟不得透露出身来历。”

闻仲微微一愕,一时搞不清陆久为何要下这样的禁令。只是,老师圣谕不容违背,当下颔首道:“既是老师吩咐,四师弟务必时刻谨记。若有人问起我们之间的关系。就以旧识告之。”

朱九阴讪笑道:“小弟记下了。”

这时,门徒余庆来报,太白金星在门外求见,闻仲眉头微皱,出言吩咐道:“请他进来。”

不多时,太白金星进得大厅,向闻仲施礼道:“见过天尊。”

闻仲手不抬、身不动,淡来,可有要事?”

太白金星扫了朱九阴一眼,将玉皇大帝圣旨托到面前。恭声道:“禀上天尊,大天尊有旨意下于朱九阴上仙。”

“嗯,放下吧。”

闻仲的语气依旧淡淡然,心中通亮如明镜。自己这四师弟都找上门来了,若是玉皇大帝还没什么动作,也坐不到这三界至尊的宝座。

朱九阴暗自咂舌,这位二师兄的威势气派果然够大,连三界至尊的圣旨都敢这般不理不睬。

太白金星神情没有丝毫不妥,放下圣旨躬身告退,似乎理所当然。朱九阴察言观色之下更是惊讶无比。

闻仲展开圣旨淡淡扫过。轻笑道:“四师弟,大天尊封你为天蓬元帅。执掌天河八十万水军。”

“什么?”

朱九阴惊讶非常,不可思议道:“陛下封我这么大官位?还掌握八十万大军兵权?”

言语之间,满是惊喜之意。

闻仲见状。有些明白陆久为何要下那样的禁令,于是淡淡道:“四师弟无须如此。不过是大天尊拉拢师门和为兄的小手段罢了。”

朱九阴出声问道:“我们师门很强大吗?”

想起自己那高深莫测的老师,还有眼前的二师兄和远在青峰山的三师兄,忽然觉得自己问了一句废话。否自有老师告知于你,为兄不敢多言。”

闻仲的语气不咸不淡,又捏着圣旨正色道:“这天蓬元帅尽管去做,只是有一事,为兄要说于四师弟知晓。”

朱九阴肃然道:“二师兄请讲,小弟洗耳恭听。”

闻仲言道:“如今天庭局势复杂,为兄就不再一一详述,日子久了四师弟自然知晓。多听多看,少说少做,四师弟千万谨记这八个字。”

“小弟谨尊师兄教诲。”

朱九阴拱手应下。

“嗯。”

闻仲微微颔首,语气转柔道:“若是遇上难事,捎个信来九天应元府即可,天庭之事,为兄还能为四师弟担待一二。”

朱九阴拱手谢过,心下暗自诽腹:连玉皇大天尊都不放在眼里的人,何止是“担待一二”这么简单……

此时,人间界正值春秋时期,诸派学说皆大放异彩。

陆久在人间游历三年,体悟红尘百态,元神心境精进一日千里。自从接收了来自盘古头颅的讯息之后,对于大道,陆久不再迷茫,更不会彷徨。

辨明了大道的方向,信心前所未有的膨胀,陆久行事越发有妖者风范,抑或是说,更加随心所欲、肆无忌惮。心灵在这种放纵下,得到了极大的升华。

这一日,陆久游历至西子见一颗火红色流星悄无声息的滑落天际,落到前方不远处。

“星君下凡?”

陆久心中讶异,掐指一算,不禁哑然失笑。原来是火德星君罗宣欲为新识好友招宝天尊萧升、纳珍天尊曹宝出气,遣座下神将来烧燃灯古佛传下的道统——灵隐寺。

陆久前世是江南人,不愿灵隐古刹被毁于一旦。行事不过心之所至,至于罗宣、燃灯之流,在他心中并无分别——蝼蚁罢了。当下戏谑一笑,化作头戴斗笠,手持竹竿的年轻人,来到灵隐寺山门前靠墙席的而坐。

临近正午时分,一位姿容秀丽的姑娘,穿着一身红绸衣裙,手撑一把小阳伞,乌溜溜的大眼睛东张西望,匆匆跑向寺门。

堪堪进入寺门之时,陆久一竹竿点出,将姑娘逼出门外。红衣姑娘不肯罢休,不停的试图闯入。

陆久面上挂着一抹邪异的笑容,手中竹竿东窜东档,西窜西档,弄得红衣姑娘面红耳赤,汗下如雨。

香客们见一位邪异青年当众调戏美貌女子,纷纷起哄。

陆久邪邪一笑,挥手道:“此事与你们无关。”

这时,寺内行出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僧,只因修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