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部分 (第1/4页)

短兵相接,比勇气、拼技能,也拼体力。两军都是跋涉中的军队,大家都没有得到好的休整。而匈奴人自小骑射,自小迁徙,他们在体能调整上稍胜一畴。另外,虽然他们没有明确的家园的概念,但这次被秦军追着打,也是被逼得发了狠。一个个凶蛮的手段都使出来了。凡是盔甲之外的地方连劈带砍。

但这是就个体而言的。

从整体上来说,战局的走向还要看谁的人多,谁的士气更旺。人多意味着拖得起,士气旺意味着信心足。人有了信心以后行为做事就不慌乱,就更有章法。对指挥官的意志就执行得加更严格、彻底。

两军在偌大的草原上展开一场混战。地面上已经躺倒一层,没有人能顾得上伤兵。谁也不去想退却的问题,退却意味着把后背、后脖梗子亮给别人。只能面对面死拼、死拼,拼体力、拼技能、拼运气。

正在骑兵胶着拼杀的时候,秦军的材官也就是步兵到了。步兵一到,优势立显。马上的匈奴人执五十厘米长的刀要砍杀马下面的步兵是不太方便的,要够得着得弯腰,平时一个两个,甚至五个、六个也还对付得过来。现在这种奏兵多得像蝗虫一样的时候,哪有让你弯下腰再直起腰使力的功夫?当你砍杀一个的时候,马腿已经被秦人砍伤了,马不给力,基本这个匈奴骑兵也就瘫痪了。

战争一直打到天黑,打得不能再打了,再打就看不见了。蒙恬下令收兵。

右屠耆王懊丧地领着人逃跑。其实,剩下的完好的人也不多了。

收捡战场、清点战利品的后勤辎重部队也到了。这些就不用说了。就地扎营、掩埋尸体、清点人头,各报军功……,还有埋锅造饭,补充体力。

而西线战场,杨翁子也是因为天黑才与匈奴人罢战。

西线打得比东线突然,左屠耆王没有意识到会从西线出来这么一支秦军,而且是打得伏击战。情报没有显示蒙恬会分兵,也不知这支队伍什么时候就到了这里。除了一些重甲骑士,剩下的基本都中了箭弩,能拼杀的已经拼了命,不能拼杀的躺在地上,等着对方的材官过来补刀。

到天色黑透了的时候,左屠耆王能收罗到的人已经不足五千。就这样,还得一路往北,顾不上吃饭,顾不上休息。马也已经累得快瘫了。

这一仗,胜负已分,剩下的问题就是如何收尾了。

……………………………………………………

写战争是新手,求支持,求鼓励

第一百一十七章 让神来作个决断吧

鹰眼传来的消息让头曼单于半晌不语。左军和右军同时战败,现在就剩下他的中军和一批妇孺、牲畜。

再往北能走得脱吗?马可以,牛羊不可以。蒙恬已经离他们不远了,他们就是连夜赶也赶不了多远,牛羊已经不听使唤,它们也要歇下来吃东西。

他的权威因为接连的战败而动摇。那几个刚刚闭嘴的大当户、都候及千户长又开始抱怨,不顾场合,不顾体面,不分尊卑地抱怨。他们像苍蝇、蚊子一样在他身边围攻了一路,让所有属下都怀疑他、怨恨他,甚至——轻视他。

睡在帐中的车犁惊了一下,乌珠担忧的拍拍他,把他抱在怀里。连日奔波,孩子也累了。他一累便睡不好,会夜间惊醒。

乌珠一边安抚孩子一边担忧地看着自己的丈夫,这个草原上最伟大的王。她的眼圈是黑的,脸上不复往日的光泽。别人的不安和抱怨让她很担心自己的丈夫,他们那些人能把他抬起来,就能把他放下去。情势变化让一切皆有可能。

卓格凖在外面咳嗽了一声,帘子一掀,帐中的火把受了惊,一忽儿明一忽儿灭,乌珠的心也是明灭不定。她惊恐地盯着门口。

丈夫站了起来,他身上的铠甲都没有脱,就那样披挂了一路。

“哥哥,我回来了!”

右屠耆王从门外进来,声音已经沙哑,可能是嘶喊得太厉害了。

“嗯,回来就好!”

冒顿单于亲手给弟弟倒了一杯茶,用手试了试,还是热着的。递完茶,又问:“图雅呢,让图雅给弄些吃的来。”

乌珠轻轻放下孩子,走出帐外喊图雅。图雅其实刚出去没多久,正抱着头和几个人一起围着火堆打瞌睡。

图雅迷迷糊糊地睁开眼,一起身没站稳,差点跌在火堆上,被旁边眼疾手快的卓格凖捞了一把,才站稳。她跺跺脚上的火星,从火上拿下一块烤羊腿,随着乌珠进来。人进来了,脚步还是虚浮的。她觉得自己病了。但这时候,什么都不能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