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部分 (第1/4页)

……

喝了三大碗麦粥,张良彻底恢复精神了。

看看这位叫大枣的年青人还没什么睡意,他也不好意思先躺下。

“小哥,看年龄也该成家了!”

大枣放下手里正在缝的衣服,撩了他一眼。他现在觉得这个人比较不识眼色。

张良干笑了下,觉得搞错话题了。

他又问:“这里,流民多吗?听说整个三川郡都遭了灾。”

大枣闷闷地“哼”了一声。

“那家里吃的还多吗?”张良关切地问了一声。

大枣警惕起来,这人刚才挺能吃,是不是要跟他“借粮”?他的粮食也不多呀!

张良笑笑,觉得对面的小伙子戒备心挺重。

“在下是想问,没吃的的情况下,人们有没有什么想法?比如附近有没有聚草为寇的?或者抢劫偷盗的?总之,为了活命嘛……”

大枣摇摇头,闷闷地说:“有来投亲的,是从洛水那边过来的,别的就不知道了。阳夏这地方,盗贼偶尔有,但也不多!”

张良点点头,叹了口气,说:“盗贼固然可恨,但那也是被逼无奈呀,谁放着安生日子不过,去铤而走险呢?”

大枣不太认同地看了他一眼,那些人,有的是无奈,但有的就不是,像他这样的,宁肯偷着开点小片地,也不会上山为匪的。

张良又说:“小哥可能觉得张某说得绝对了。天灾这种事,人是挡不住,不过,朝廷如果能及时救济,减少税赋,百姓也过得轻省些。所以,说来说去,天灾也是**!”

大枣还是不做声,他现在有点困倦了。明天早上胡图他娘还要领个姑娘来见他。也许,这个就看对了,他一个人生活的局面也就结束了。

小寒,就让她在记忆里好好地呆着吧,想她的时候,就从怀里掏出来看看,不想她,就让她乖乖地藏着。

张良说:“小哥家里可有在战争中去世的亲人?”

大枣懒懒地答了一句:“有啊,远的数到爷爷,近的数到叔伯,打了几十年、上百年,好容易消停了!”

张良问:“消停了?你认为可以消停了吗?”

大枣说:“那怎么就不消停呢?以前都是韩国、赵国、燕国……,现在只有一个大秦,他还打谁去?”

张良不认同地摇摇头,说:“小哥呀,你想得简单了,你想,被灭了的韩国、赵国、燕国它就甘心被灭吗?一有风吹草动,它不就死灰复燃了吗?战争,要想避免那是不可能的!”

大枣不耐烦地说:“谁想打谁打去!不知道有什么意思,好好的日子不让人过!睡觉!”

“噗!”油灯吹熄了。

屋子一片黑。黑得分不清东南西北了。

在黑暗中,张良叹了口气,说:“谁不想好好过日子啊?要想过好日子,得拿命挣去,小哥这种年纪和身板,不想过王候将相的生活,也是亏了!”

大枣“腾”地起来,心里翻腾了几下,终是憋不住地说:“你到底睡不睡,不睡就走吧!”(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五章 粮食、粮食!

“多谢小哥收留张某,如果有发达的一天,张某一定回报!”

在没有粮食的时候,这个人,还能给他的早饭盛三碗麦粥,他真的感激。

转过身,牵着马,离开了昨晚容身的小院,张良多少有点挫败。

他不需要每个人喜欢他,但明显的,比起将来的富贵,有的人更喜欢平静的苦日子,就比如刚刚这个做豆腐的大枣。

这样的人肯定有很多,那么,他怎么发动人跟他一起战斗呢?

天上飘雪了,昨天憋了一天,今天终于下下来了。

他掖了掖衣领,希望自己不要冻死在路上,在春暖花开、青黄不接的季节,那才是他大展拳脚的时候,在这之前,他要健康地活着……

……

……

三川郡郡治,荥阳。

郡守李由立在马上,看着白雪覆盖着的千里荒野,心中沉甸甸的,现在想起那满天飞蝗,头皮都发麻。

郡丞汪泽西、郡尉秦随在旁边陪着,两人也是一脸忧色。

汪泽西说:“来年,看来是个好年景,雪下得这么厚!”

李由点点头,来年是个好年景,可是,春天怎么过呢?目前还没有报上来饿死的人数,但饿病了的人已经不少了。听下面人讲,不少人趴在家里起不来,靠每天煮的一点点汤水连直起腰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