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部分 (第1/4页)

『他家的人很多,我倒认得几痊;不过象这样的大事,也不好随便托人。』胡雪岩想了一会说,『大人,我想到上海去一趟;去看许七大人。一面拿大人交办的事托他;一面想拿许七大人搬到杭州,出面来办善后。』左宗棠想了一下。觉得胡雪岩这个办法极好——所谓『许七大人』就是小刀会刘丽川起事之时的江苏巡抚许乃钊;如今逃难在上海。他的胞兄,也就是胡雪岩口中的『许六大人』

许乃普,以吏部尚书致仕,因为闹长毛不能南归;在京里是浙江同乡的『家乡』。而且科名前辈,久掌文衡,京中大老,颇加尊礼。许乃普的长子许彭寿,是李鸿章### 的同年,也是道光二十七年丁未这一榜的会元;许乃普还有个胞侄许庚皋,在『辛酉政变』中出过大力,如今是极红的『小军机』——军机章###京领班之一,熟谙兵事,精于方略,对军务部署有极大的发言权。所以走这条路子,路路皆通;必要时还可以请许彭寿以同年的交情,写封切切实实的信给李鸿章### ,更无有不能如愿之理。

至于将许乃钊请回杭州来主持善后,这也是一着非下不可的好棋。因为马新贻一到任,胡雪岩有不得不走之势;而要找替手,最适当的人选就是许乃钊。第一,他做过封疆大吏,科名是翰林出身,名副其实的『缙绅先生』;第二,马新贻不仅是许乃钊的后辈,而且与他的胞侄许彭寿同榜,以『老世叔』的身分去看马新贻,照例应受『硬进硬出』——开中门迎送的礼遇,这样为地方讲话就有力量就得多了;第三,许乃钊公正廉洁,德高望重,足以冠冤群伦。

因此,左宗棠欣然接纳胡雪岩的建设;而且自己表示,要亲笔写封很恳切的信,向许乃钊致意。

谈完了公事谈『私事』;而私事也就是公事∶胡雪岩的出处。左宗棠打算将他调到福建;但不必随他一起行动,专驻上海,为他经理一切。胡雪岩毫不迟疑地答应了下来。从第二天起,左宗棠便照商定的步骤,积极开始部署;除了战报以外,一连拜发了好几道奏折。

第一道是∶浙江的兵饷军需,十分困难,自顾不暇;应该拨给陕甘的协饷,请饬户部另筹改拨。第二道是,请饬新任浙江巡抚马新贻,从速到任,至于马新贻未到任前,浙江巡抚请由藩司蒋益澧『护理』。第三道是,奉旨拨解杨岳斌的『行资』八万两,于无可设法之中,勉强设法筹拨半数。

第四道奏折与浙江无关——每天夏秋之交,户部照例催各省报解『京饷』;京饷不止于发放在京八旗禁军的粮饷,举凡王公大臣,文武百官的廉俸;大小衙门办公的经费;宗庙陵寝的祭祀费用;以及专供两宫太后及皇帝私人花用,每年分三节呈上的『交进银』,无不出在京饷之内,所以协饷可欠,京饷不可欠。福建欠海关税银十万两;茶税二万两,上谕催解∶『务于十二月内,尽数解齐。倘仍饰辞宕延,致误要需,即由户部查照奏定章### 程,指名严参。』虽奉这样的严旨,左宗棠仍要欠上一次;因为非如此,不足以表示福建之穷,必须浙江接济。当然,欠有欠的方法,不是硬顶可以了事的;左宗棠的方法是,哭穷之外,将他闽浙总督应得的『养廉银』一万两,由票号汇到户部,作为京饷报解。

第五道是请停止广东解浙的协饷。主要的作用是借此机会让朝廷知道,广东的协饷,对浙江来说是个『画饼』。所以,停止的理由,不过『现在浙省军务肃清,所有前项协饷,自应停止』这样一句;而『停止』以前的帐目,却算得很清楚,从同治元年正月到这年八月,连闰共计三十三个月;广东应解浙江协饷三百三十万两,可是实收仅二十八万。其中由厘金所拨者是二十二万两;曾国藩奏道,广东厘金开办起至这年八月底止,共收一百二十万,是则浙军『所得不过十成之二』。

第六道是部署到福建以后的人事。奏折的案由是『办理饷需各员,请旨奖励』;附带请求调用。其中当然有胡雪岩,他本来是『盐运使衔』的『江西试用道』;左宗棠奏请『改发福建以道员补用,并请赏加按察使衔』,这报奖的文字,看来并不如武官的『请赏戴花翎』、『请赏加巴图鲁称号』来得热闹起眼;其实帮了胡雪岩很大的一个忙,因为由『试用道』改为『以道员补用』,只要一准,立刻可以补任何实缺;而『赏加按察使衔』,便可以署理阜司,成为实缺道员更上层楼的『监司大员』。在左宗棠来说,这一保,起码等于三年的劳绩。

不过左宗棠拜发这道奏折时,胡雪岩并不知道;因为他人已到了上海。拿着左宗棠的亲笔函件去见『许七大人』;谈得十分融洽。将左宗棠所托之事,一一办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