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 (第1/4页)

她娘一下子哭了出来,直起腰抱着二丫就嚎:“我可怜的孩子啊!娘是心疼你啊!你可不知道;娘前几天做梦,到了一个不认识的地方,找不到自己的家、也不知道家在哪、也不知道自己是谁、也不知道爹娘是谁,就那么孤苦伶仃的在那荒野四处乱跑。

你可不知道,娘当时那害怕啊!恐惧啊!直到惊醒了,知道自己就睡在家里。我那心还砰砰的直跳啊!你这孩子,遭受这么大罪,那段时间都是怎么熬过来的啊?。。。。。。”

二丫拍拍她娘的背,劝慰道:“娘!好啦好啦!没您说的那么夸张,我不是还有那么多人陪着么。您还是说说奶奶和爷爷的事吧!”

她娘被转移了话题,终于不再哭嚎。拿衣袖子擦擦眼泪,就一边摘菜一边跟二丫说起她爷爷的过往。

“都是你爷重男轻女给闹的。你大伯娘一连生了五个丫头,你爷就恼火了,非要把刚生下来的杏子,撂马桶里淹死。

你大伯娘又哭又闹不让接生婆子把孩子往外抱,你大伯也是死活不愿进里屋抱杏子出来给你爷。

你爷就恨你大伯和大伯娘,非要把他们赶出去,一分田都不给。

你奶死活不同意,老两口子就闹翻了。

你爷最终还是把你大伯一家赶出去了,你奶就带着自己嫁妆跟你大伯一家子出去住。

要不是你奶的嫁妆,你大伯一家子在外,什么都没有,真的好难活下去呢!

你爷就像你弟弟小贵说的,欺软怕硬,一点都不假。

你上次那么冲他嚷嚷,他现在对你还比对几个孙子都要好。现在时不时的还讨好孙女们。”

二丫听着她娘说话不对,忙指出来:“娘!您看您也有不对的地方,爷爷对孙子好,那是好!对孙女好,那就是讨好?爷爷既然愿意改变自己对儿孙的态度,你们也不能枉费他的好意。”

她娘忙笑着认错:“是!是!是娘说话不对,哎吆!真是天道变了,还要被自己闺女教训。”

二丫一边给吃完黄瓜的小龙擦嘴擦手,一边问她娘:“不说那个了!我记得爷爷说大伯家的孩子念书的事,既然大伯家都是女孩,那,是谁去念书啊?”

“嗨!杏子出生的时候,你大伯娘又哭又闹,伤了身子。估计不能生了,就想着给你大堂姐红子招个女婿。

好的人不干,差的你大伯不同意。最后,是隔壁村子,老范家的一个继子,自己找上门来的。

你这个堂姐夫,原本是他娘改嫁的时候带过来的。

这老范家,也是因为穷,一直找不上媳妇。

娶了个带继子的**,一下子多了两张口,那日子就更穷了。

之后又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那日子基本上就过不下去了。

好在范家族里都帮村着给口吃的,磕磕绊绊的把孩子们给拉扯大。

你这大堂姐夫也是个明理的,知道范家养活他大,已经是尽全力了,再也没有能力给他找媳妇。就自己找到你大伯家,说是愿意上门入赘。

只有一个条件,就是允许他额外多做苦力,照顾一下自己下面的弟弟妹妹。”

二丫点点头,插话道:“那这个大姐夫,人品还算可以!”

“是呢!”她娘接着说:“可你大伯也是担心啊!他家可是有大小五口人呢!你大伯怕负担不起啊!再说了,听说你大堂姐夫还是那头的唯一一个孩子,要是以后他们只生一个儿子,那该归谁家好?

最后还是你奶奶看着他不错,拍板定下了亲事。要说,这人都是命!你大堂姐夫进了你大伯家,五年就得了三个儿子。第一个跟我们刘家姓、第二个跟你大堂姐夫姓秦、第三个也姓刘,说是下一胎就让姓秦。

你爷爷说要念书的,是你大伯家的大孙子,今年六岁了。可能离你家有点远,孩子太小,他们不放心。以后你在镇上的学堂开了,估计他们想着送去镇上上学。”

“那爷爷既然操心大伯家的事,这不是说明,爷爷已经跟大伯家和好了么!?”

她娘摘好了要摘的菜,带着二丫小龙往家走,一边走一边说话:“是啊!自从小红生了第一个儿子,姓刘之后,后面又接连生了两个儿子,你爷对你大伯的态度就好些了。不过,还是从来不进你大伯家的门。”

她娘好像想起什么事,噗嗤一声笑了出来,看女儿好奇。

就笑着解释:“其实也不对,你爷爷进过一次你大伯家的门。

那次是你大伯娘娘家来人,你大伯娘早晨做油炸粑粑给来人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