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部分 (第1/4页)

西边的柞蚕丝都已经送到这边的纺织厂里,开始进入生产当中。等最后的成品出来以后,她打算分一部分给李管事,让他狠挣一笔,激起他养柞蚕的**。

她打算尽快在西部成立一个柞蚕丝织造部,但是没有足够的榨蚕丝产量是不可能行得通的。靠着目前那些小打小闹的农民,扩展的太慢。因此,她想把李管事这个超级大户也拉进来,快速的大面积种植榨树、养殖柞蚕就不成问题了。而且他还有一层保护作用,有了皇上这个产业在其中挡着,相信以后不管柞蚕丝有多挣钱,当地官府都不敢随意在这上面搜刮蚕农和织造部。

二丫在家里盘算着自家在西部的产业里,除了主业农耕、副业养柞蚕,还要有织造这个工业,才能更好的带动曲家坳那一块的经济发展。

与此同时的西部边疆,小龙在边城,面对已经搭建好的大面积摆台,也在盘算着。这些商人不单单要交易产品,他们还得要吃喝拉撒、住宿、洗澡等这些必需的生活所求。那么相应的也要有这些配套设施来满足商人们的需要。

“看来这又是一项来钱的投资项目!嗯!不错、不错!”小龙想想以后这儿将会成为一个巨大的捞金靶子,就很得意的点着头、抖着肩膀、迈着八方步一步一晃荡的摇起来。(未完待续。)

第四百七十六章 陈嫂子的酬劳

接生婆陈嫂子吃完席就跟小虎打招呼,准备带着五岁多的三儿子和两岁多的小闺女回家。然后才知道主家竟然给她准备好多的东西,怪不得一再要求她这天带着孩子过来吃喜蛋呢!

两个孩子一人一个属相小金坠子,给了她一百两银票作为这几个月来的辛劳酬金。又给了红喜蛋、糕点等等,竟然装了两筐子。

来时挑着两孩子的两个框子,只能用来挑东西,五岁多的儿子小心翼翼的牵着小妹妹走在田埂路上,时不时的站住,跟娘亲要一块奶糖含到嘴里,要不然就不走了。陈嫂子今天得了这些礼物,又得了连她婆婆都从来没有挣到过的一百两酬金,心情超级棒。儿子和闺女是要什么给什么,走一会儿就放下挑子找找儿子和闺女爱吃的奶糖给俩孩子塞嘴里。平常只要半个时辰就能到家的路,母子三个竟然走了将近两个时辰,太阳都要下山了。

她婆婆正在给菜园的地翻土,老远的见到儿媳带着孙儿孙女回来了,还挑着挑子,便放下大铁锹迎过去,抱起已经累得蹲在地上死活不愿再走路的小孙女。站起来时问儿媳:“你们吃过晚饭回来的?”

陈嫂子摇摇头,“没有!我们吃过饭就回来了,两个孩子走的慢,一路上还跟着要吃的,走一会停一下,这么一截路走了一下午。”

老太太不高兴了,嘀咕道:“你们娘几个顺便在那吃过晚饭回来就是了。这么着急往家赶干嘛?省一顿是一顿,一点都不会过日子。你来来回回为了他家忙了好几个月,多留你们吃一顿晚饭不是应该的?”

陈嫂子撇撇嘴。啥话都不想跟婆婆说。她的婆婆总是这么爱贪小便宜,还不肯多付出。她能理解婆婆以前吃过太多的苦,现在才会这么斤斤计较。但是她不能容忍的是婆婆光想占人家的便宜,自己却半点都不想付出。世上哪有那么便宜的事?

她之前得了王家的预定,便时不时的过去看看孕妇的情况,婆婆就天天念叨自己浪费时间,家里的农活都耽搁了。现在更是过分。连一顿晚饭都要计较。如今这周边,谁家不是想吃肉就吃肉、想喝汤就喝汤?!还犯得着贪人一顿晚饭么!?

她婆婆见她不说话,就站在一边让她走到前面去。儿媳经过身边时,就看着盖着花布的挑子问道:“这都是什么啊?是王家给的东西?”

“嗯!王家给的一些吃食、糕点。”

“这还像话,不枉你跟前跟后的忙了这几个月!”

陈嫂子原本想说王家还给了两个孩子金坠子和一百两银票的事情,只是看看不远处还有人在贴田埂。就忍了下来。到了家门口。已经出嫁的大闺女抱着女儿站在门口迎着他们娘仨。

“聪子!你今天怎么回来了?什么时候到家的?你大弟二弟他们呢?”

“您回来了!娘!我到家的时候,您带着小弟和小妹刚走。大弟跟爹去翻田还没回来,二弟带着我家那位去挖黄鳝苗子去了。”

陈嫂子撇撇嘴,没好气的问道:“你公公不是说黄鳝祸祸庄稼不让养么!你们要黄鳝苗子干什么?”

她大闺女一边跟着她娘进门,一边回道:“娘!您别问了,我公爹为这事后悔的都哭了。是真哭了!”她大闺女又加重了语气,证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