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1/4页)

酒圣,一个酒神,酒鬼和酒徒出了名声,八方来客食欲旺盛,常来常往顾客盈门。这四大金刚不堪俗人吵嚷,独自背起行李,一个人,一张嘴,一个酒葫芦,纷纷走出蓬莱仙岛的管辖,来到这太极山上寻找极乐世界。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手难牵。四大金刚藐视俗人吵嚷,各自带着酒葫芦,徒步千里来到太极山,虽曾慕名,不曾相会,今日相聚,开怀畅饮,自然不在话下。“酒逢知己千杯少”,他们每人一天饮酒满葫芦,每葫芦酒,净重八斤,可是他们也不觉得累,只喝得面红耳赤,肝肠寸断,然后飘若欲仙,醉眼朦胧,赏桃花洞前草木发芽,铁树开花,环视四周千山万水,万水千山,笑谈灯里看剑,雾里观花,百鸟为他们齐鸣,夏虫为他们歌唱,日子过得潇潇洒洒。

「二」

可惜好景不长,四大酒友嗜酒如命,不几日酒葫芦不曾有一滴猫尿,华山之巅高高入云霄,贪财如命之凡人,何曾知道来此华山赚他们银两?他们平生不闻窗外事,唯独嗜酒如命,情有独钟。四大酒友忍无可忍,他们暂且告别,分头行动。他们用树根枯草包裹身体,跌跌撞撞滚下山巅,醉眼朦胧地返回到蓬莱仙岛。他们分别向爱妻讨要银子,想买它几百坛子“杏花村”酒上山去。

“酒圣”饮酒如命,上山一段光阴,忘却不了凡尘生活。其爱妻不堪忍受其饮酒如命的罪过,携带幼子远走高飞,家中老母眼睛昏花,把儿子当强盗,拿着一根打狗棒,乱棍把他打出了“龙门阵”。

“酒圣”想沽酒身无银两,像是一个无家可归的孤魂野鬼,在蓬莱仙岛游来荡去。“酒圣”身陷绝境,痛不欲生,抱怨老天不公,没有让他成为将相王侯,所以无法保障他沉溺于酒池肉林,纸醉金迷的生活环境。

忽而一阵清风吹来,“酒圣”醉眼朦胧地看到眼前有一户人家,门口悬挂着“酒圣遥看杏花村,村里有酒无人问。不是老夫收银两,此酒醉饮千百杯,分文不取送百坛。”

“酒圣”大喜过望,乐颠颠地奔走过去,瞧见一位白胡子老人,他满面春风,神态自若,喜迎八方来客。白胡子老人身前摆满了浓香的“杏花村”酒。“酒圣”瞌睡碰见送枕头,他一鞠躬二作揖三跪下磕头——他脑袋砸的地面咚咚响!

老神仙抬起头,念念有词道:酒是魔鬼,适可而止,不可过量,来者不善,善者不来,请君自便,老迈不再作陪了。

老神仙说罢,化作一股烟云,腾空升天。“酒圣”大吃一惊,哑口无言。他暗自发誓,饮此一杯酒,今生不再闻酒香!

“酒圣”言之凿凿,对天发誓过后,端起一碗酒,还没有品出酒香,就一饮而尽,天下连年大旱,滴水难觅,况且是不需要银两的美酒哩?

“酒圣”情不能自控,独自饮此一杯酒,尚且没有品出酒的味道,就忘记了自己说过的话。他天狗吃日头,又饮了第二碗酒,紧接着,他又忍无可忍地喝了第三碗、第四碗、第五碗……“酒圣”忘记了老神仙的叮咛:酒是魔鬼,饮酒不可过量,适可而止。他忽而千儿八百碗儿烈酒喝下去,等待他喝最后一碗美酒,心口剧烈疼痛,疼痛过后,一命呜呼。

「三」

话说不食人间烟火的“酒神”,他裹着树根枯草回到蓬莱仙岛,贼溜溜地四处打探自己的家,从一个倒骑牛的牧童口信中获悉,其老父不堪忍受“酒神”——他儿子嗜酒如吸毒的本性,被他“酒神”活活地气死,其妻子辛辛苦苦挣钱养家糊口,却无力偿还他喝酒欠下的债务,饮毒自尽,留下一个儿子,外出讨吃要饭,四处漂泊流浪。于是乎,“酒神”幡然醒悟,感到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他纵身一跃,跳进一眼千年的枯井,从此再也没有上来。

“酒鬼”呢?酒鬼疯疯癫癫,浑身裹着树根枯草,一路风尘回到蓬莱仙岛,面对年迈的老父亲,面对贤妻,面对儿子无言以对。他身居衙门,任一个芝麻大的官职,好不容易混到“酒鬼”的称号。“酒鬼”曾喝得京城上下无人可以作陪,后来领导发现衙门之内不是藏龙卧虎之地,一声令下让他从衙门的岗位上退下来。“酒鬼”本性难改,他继而独斟独酌,先是世人独醒我独醉的抱怨官场黑暗,抱怨朋友们“人走茶凉”,抱怨生活的不如意,抱怨贤妻不让他喝得烂醉如泥……

“酒鬼”自然明白凡人俗世,可惜他已经长年累月饮酒过量,已经深不知鬼不觉地疾病缠身,并且已经病入膏肓,回到家中还没来得及和贤妻一番温存,就驾鹤西游了。

「四」

悲哀呀!“酒圣”喝酒喝死了。“酒神”找不到卖后悔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