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1/4页)

“各位听众,现在是北京时间19:33分,被劫持的T2576航班终于回到的祖国大陆,安全地降落在滨海市机场,当飞机落地的那一刹那,我可以感受到近百个家庭就会马上团圆,我们不用再为他们担惊受怕了,我们也不希望再有同样的事件发生。这是本台记者林秋、林枫在滨海市机场发回的报道。”

林枫至今还保留着那盘录音带,直到现在他还是搞不清楚当时怎么会那么镇定不出一点儿纰漏地录下那一段话。

就在飞机降落的那一瞬间,林枫和李军同时奔向了那架被劫持的飞机,当武警发现他们的时候,他们已经跑到了飞机旁边,那些武警战士也不知该干些什么,他们从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情,他们不知道该对记者说些什么,只是木然的隔开了林枫李军和乘客。

这时,挤在机场门口的记者们不知用什么办法也都涌进了机场,也不知谁大大声喊着:“请乘客们马上进入候机厅,我们还有事向你们询问,在此之前,请不要发表任何看法。”乘客们的脸上已经看不出任何惊慌的表情,他们平静的一个跟一个的进入了候机厅。

接着有人就对记者说,杭城民航局的有关领导要接受记者采访,人们又跟着一窝蜂的走进接待厅。可是见面会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才第二个问题,一个来自香港的记者极为敏感的提出了为什么安检之后,还会有人能劫机,是不是杭城方面根本就没认真进行安检,杭城民航的领导究竟该负什么样的责任。杭城民航局的那位领导腾的一下就火了,“你什么意思?我有权不接受你们的采访!”说完转身就走,任凭其他的记者怎么解释和要求,也再不出来接受访问了。

其实当时这位领导的心态很好理解,在当时,我们的领导恐怕从来没经受过这样的考验,真的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记者们立刻象没头苍蝇一样,轰的就散开了,各自想办法。这时林秋走到林枫的身边。“刚才录得怎么样?”

“应该还可以吧。”

“这样,我把你录好的东西先送回台里,等一下可能根本就不会让我们和乘客接触,不过你还是想办法,多搜集一些资料。哦,还有你不要再回任何传呼了,不管什么情况,刚才陈台长打来电话,说宣传部通知,这次关于劫机事件的报道要统一口径,等他们来发通稿。陈台长没有接电话,台里的人说没有接到台长的指示,等台长的正式通知才能停止播出这次特别节目。陈台长要求我们做到‘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不接其他人的电话,全力以赴做好此次报道,有任何问题他来承担。”

林枫听了这句话,越发的有些不能自己,如果没有这次的劫机事件,没有这样一位领导,他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有这么好的机会。

接下来的时间,林枫一直在听,一直想从老记者那儿得到什么新的线索或什么好的采访点子。可是现场的气氛相当沉闷,谁也想不出什么好点子。

这时,一位机场的工作人员走进了接待厅,对所有的记者说乘客将直接送走,不接受记者的访问,请大家回去。现场一下子就乱了,不少记者在说,怎么能这样呢?这有点不合国际惯例,国内的记者自然是见怪不怪,而那些少见多怪的外国新闻社的记者则有些愤愤不平。

大家再次涌向候机厅,这时,突然有个人对记者说:“乘客等一下坐这部大巴走。”

一得到这个消息,所有的记者都涌上了一部停在停机坪的大巴,林枫也被人群带着上了车,整部大巴几乎一下子就被记者坐满了。这时林枫忽然想到,既然是不让记者和乘客见面,那等一会乘客要上车时,记者一定会被赶下去的。

()好看的txt电子书

林枫的脑子一直在不停的转,怎么样才能不被赶下车呢?除非是没有被人发现,等一下乘客一大堆要上车,来查车的人肯定不会对车里检查的太仔细,如果侥幸没被发现,就可以进行独家专访了。(不过当时林枫还不知道独家专访这个词。)林枫走到车的后部,钻到座位的底下。

8

十分钟之后,果然有人上车来赶人了,“不是不让你们和乘客见面了吗,怎么都上车了,下去下去。”车上的记者很无奈地被赶下了车。林枫在座位底下心砰砰直跳,他生怕被人发现,同时他还有一个担心,如果有关人士和乘客一起上车,那他也没有机会进行采访了。

车开出去五分钟之后,林枫悄悄探出头,他高兴的差点没跳起来,并没有人跟车,他可以堂而皇之地进行采访了。

从机场到市区的半个小时时间,乘客们告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