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 (第1/4页)

恕�1941年春,英国邀请“中国缅印马军事考察团”到缅甸、印度、马来亚作军事考察。以后几经协商,在同年12月23日签订《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成立中英军事同盟。

根据“中国缅印马军事考察团“的意见,中英军事同盟本来应早成立,以使中国军队及早进入缅甸布防。可是英方迟迟不决,直到1942年2月,中国军队才先后动员入缅,3日12日,即仰光失守后第4天,才正式成立“中国远征军第1路司令长官司令部”(原定第2路在越南方面,但因以后情况变化未成事实),指挥三个军在缅甸与英军并肩作战。

中国远征军随着当时情况的发展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和三种不同任务、不同作战地区的组织。前一阶段,自1941月12月11日中国军队动员入缅开始,属于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司令长官部指挥范围。第一次入缅失败后退入印度的部分军队改称为“中国驻印军”,另一部分军队退至中国境内怒江东岸,连同以后新增加的部队,到1943年春重新成立,“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司令部”,此为后一阶段。但一般都把前后两个阶段的入缅驻印的中国军队通称“中国远征军”。

中国远征军前后两个阶段,三种情况的实际组织概况如下:

第一阶段:1941年12月11日~1942年8月。

作战地点,包括缅甸境内同古、叶达西、斯瓦、仁安羌、乔克巴当、棠吉、腊戍、曼德勒及中缅边境惠通桥诸战役及失败后分头撤退的地点。

部队番号及指挥官:

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司令长官部司令长官卫立煌(未到任),由杜聿明代职,继任罗卓英。

副司令长官杜聿明

第5军军长杜聿明(兼)

第200师师长戴安澜

新编第22师师长廖耀湘

第96师师长余韶

游击司令黄翔

第6军军长甘丽初

第49师师长彭壁生

第93师师长吕国铨

暂编第55师师长陈勉吾

第66军军长张轸

新编第38师师长孙立人

新编第28师师长刘伯龙

新编第29师师长马维骥

第二阶段:(分为两个方面)

印度方面:1942年8月~1945年日本投降。

作战地点:包括中缅印边境孟拱、密支那、八莫及芒友会师,打通中印公路诸战役。

部队番号及指挥官:'霸气 书库 |。'

中国驻印军总指挥部总指挥史迪威(兼)

副总指挥郑洞国

新编第1军军长郑洞国(后为孙立人)

新编第30师师长胡素(后为唐守治)

新编第38师师长孙立人(后为李鸿)

第50师师长潘裕昆

新编第6军军长廖耀湘

新编第22师师长李涛

第14师师长龙天武

中国方面:1943年4月~1945年3月前后。

作战地点:包括中缅边境松山、腾冲、龙陵、芒友会师诸战役。

部队番号及指挥官:

远征军司令长官部司令长官陈诚,继任卫立煌

副司令长官黄琪翔

第11集团军总司令宋希濂

第2军军长王凌云

第6军军长黄杰

第71军军长钟彬

第5军第200师师长高吉人

第20集团军总司令霍揆彰

第53军军长周福成

第54军军长阙汉骞

直属部队、第8军长何绍周

第二章中国远征军的组建及第一次缅甸会战

第二节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

仰光沦陷,缅甸门户洞开,亚洲的局势极为严峻。缅甸是亚洲中南半岛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它东北与中国云南省相邻,西北同印度交界,东南与泰国和印支接壤,西南濒临孟加拉湾和安达曼海,战略位置十分重要。缅甸国内大部分为山地和高原,根据自然状况和历史状况,全国分为以曼德勒(瓦城)为中心的上缅甸和以仰光为中心的下缅甸两大部分。日军攻占仰光后,控制了下缅甸的局势,于1942年3月15日制定出“以瓦城为中心,预定于5月底以前捕捉歼灭中英联军之主力,嗣即在缅甸全境内肃清残敌'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