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 (第1/4页)

每个人的步子都仿佛慢了下来,没有了浮躁,没有了彷徨,只有偶然鸡犬相闻的世外桃源似的深远,漫步于此,只有铁皮做的“某某巷某号”的铭牌提醒着人们,这里有新世纪脚步,但那铭牌上面古老的字眼,也会迷惑人心,令人以为自己只是眼花,只是头晕。

愈走愈远,出了“天官”、“赐福”两条喜庆意味很浓的巷子,就开始有碎石子外墙的近代建筑,不过都只限于四层以下,结构有些差,四四方方,呆板不已,如果孤零零地看,确是,没有什么特别招惹人喜欢之处,但整体看来,感觉有一种五六十年前风云突变的雄健之风,还有极其难辨的“备战备荒为人民”等等红漆大字的残迹,仿佛把人待会了那曾经激情的岁月。

渐渐地,就有一家废弃了的幼儿园出现在眼前,斑驳的墙上似乎还有七八十年代的标语,“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好亲切啊,呆子记得自己幼儿园那时候,学校的墙上就有这些字,还有同样的花花鸟鸟,彩带飘扬,只是现在满墙满壁的爬墙虎和牵牛花,和墙上还不曾落尽颜色的祖国花朵的肖像,争奇斗妍,好像很有意思的样子。

呆子走前去,本想细看那过去的踪迹,可却被一行“办证130XXXXXXXX”的潦草喷墨字迹打破了沉静得像醇酒一般心情,不禁无奈一笑,沿着街道名逐渐摩登、街道宽度逐渐增大的路,走出了古老的G,重新投入到现代的G市快节奏的生活之中来,因此不禁觉得腹中极度饥饿,咕咕作响。

阿姐的大专毕业证书恰好是05年的,而且两人的脸型比较像,故此呆子是死缠烂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把阿姐如珠如宝、奉若圭臬的大专毕业证夺了过来,才有了让自己免费进入G人才市场的通行证。

蹩将进去,才发现原来人真是可以拿来做馅饼的,而人肉包子也可以生做的:每一寸空间都是人,能站两个人的地方,绝对不会是一个人的,记得有些描写人多的场合,说什么“接踵摩肩”什么“人潮如织”,如今只能说,那叫做全体接触,不分男女,大汗淋漓,不同人,男男女女,汗液都浇灌在一起,无论女人的脂粉涂了多少斤,平日如何珍粉惜黛,都会在人才市场里头被很多不同的男人蹭去,无论男人身上有多少吨的狐臭,平日如何想放设法地掖藏,都会在人才市场里头给很多女人“分享”。

呆子是英语专业的,自然会想到沙丁鱼:有人说,沙丁鱼装罐的时候,人家食客会以鱼的大小衡量罐头的品质,也会分一分雌雄,因为雌雄的大小细看有些不很一样,如果不分,会影响品牌的品质声誉的。

挤在人才市场这个罐头里头的人,却根本分不清哪里的是男人,哪里的是女人。

英语!

英语!英语!

英语!英语!我的英语啊~~~~~

“我的天也,一线城市就是很不一样!第一天就有我们专业的耶~” 虽说全场大概有八百余个摊位,摊位上头标注有招聘英语专业的只有一个,但这已经使得呆子兴奋不已,几乎要感谢上天了,于是,全然不顾踩踏的痛苦,全然不顾衣服揪扯的狼狈,奋力拼杀,终于杀将过去!

“三年以上工作经验”

这一行字并不小,但处于巨大的招聘信息的下方,这自然又是人口众多的尴尬。

呆子听闻,有些公司说要多少多少工作经验,只不过是不想承担什么培训员工的成本罢了,如果能够多劝几句,应该会有二次面试的机会,因此呆子深吸了N口气——好污浊的空气啊,不过如果不吸几口气,恐怕在摊位前头坐下之后,会因缺氧窒息而死(夸张,笑~)——然后,一步走向那个招聘英语专业的人的摊位。

结果,简历被委婉地推回,好在没用上回DDU的那样一扔了之,还算表现得比较尊重。

呆子登时有一种“社会人”的自信感觉。

但,要人家写着“三年”,却看应届生的简历,可谓“此事古难全”。

“我真的会做。”呆子用尽全力解释,却还是得不到人家的回应,只是这家招聘的人,告诉了她很多关于那个英文行政秘书的一些工作性质,还有工作特点之类,种种步骤,都是闻所未闻的,跟校园生活的距离一下拉大了,“社会人”的感觉又来了,听得呆子是津津有味的,感觉今日虽然投不出半份简历,可也有些收获了。

呆子一心满足地回住处。

转眼,呆子落脚G市已经两三天了。

才只进过一次人才市场,见了一家招聘英语的,就这么简单,但身上的钱已经花了不少(主要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