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 (第1/4页)

两个身影离近了,男子拉住女人的手,女人脸上本来有些忧郁之色,被他这么一拉,顿时面色红润,稍顿茅塞。两人说了几句,女人噗嗤一声笑了,声音很低却能听得出来,非常开心,非常高兴。

男子用力一拉女人的手,女人顺势倒在男子怀里。两人又说了几句,女人咯咯直笑,用小拳头温柔地不住捶打男子的胸膛,男子把女人搂得更紧了。

二人缠绵了一会儿,男子突然把女人从怀里推出来,两支粗壮而有力的大手紧紧抓住女人的肩膀,胳膊直挺挺地撑着。

他俩相视许久,男子和女人异口听声道:“不能再这样偷偷摸摸了,得想个办法。”

1034年4月11日,罗曼努斯三世在浴室里洗澡,老长时间也不出来,在外面伺候的太监有些着急。

“陛下,用不用再加点儿热水?”

浴室里没有回应,也听不见哗哗的水声,死一样的寂静。

“陛下,用不用再加点儿热水?”

浴室里还是没有动静,死一样的寂静。

俩太监商量一番,决定进去看看。一个胆子大一点儿的规规矩矩挑开帘栊,轻轻走进浴室。

突然,一声不男不女的喊叫划破长空,“陛、陛下驾、驾崩了!”

罗曼努斯三世死在浴室里,帝国顿时流言四起,百姓议论纷纷,大家都说皇帝被女皇和她的宠臣、情夫、美男子米海尔弄死在澡盆子里。罗曼努斯三世和唐中宗李显的结局差不多。

【篡位】

咣、咣、咣,拜占庭皇宫里丧钟响个不停。“别敲了,别敲了。”“怎么了?”“赶快换礼乐。”“为啥?”“女皇又要结婚了。”“和谁?”“当然是米海尔啦。”唔哩哇、唔哩哇。

让大家坚定谋杀这种说法的是,皇帝没死几天,他的遗孀就和米海尔结了婚,米海尔也由此成为佐伊的第二任丈夫、共治皇帝,即米海尔四世(Michael IV;又译作迈克尔四世,1034—1041年在位)。

罗曼努斯三世的命运是悲惨的,他出身低微,先是被三姑娘瞧不起,又被二姑娘谋杀(我们暂且这么认为,其实这种观点也不无道理)。事实上,老丈人选中他当这个皇帝,恰恰是因为他没有后台,没有政治背景,要想闹点事,也掀不起多大风浪。可以说,他是*的牺牲品。

米海尔四世不仅相貌俊朗,而且很能干,他对皇位没什么野心,还挺会疼媳妇,对佐伊那是百依百顺、惟命是从,甚至还有点怕老婆。

米海尔四世有个哥哥,也是宫里的大太监,名叫约翰,按照拜占庭的传统,大太监在政治上的地位相当高,这到有点明朝的风格。

佐伊不愿别人与自己分享把持朝政的快乐,难怕是那么一丁点儿。佐伊对约翰掌握大权极为不满,她暗地策划两次秘密行动,想谋杀约翰,这位大太监命大,没让女皇得逞。

1041年,在米海尔四世努力下,佐伊把他俩的养子、米海尔四世的侄子扶上皇帝宝座,让他成了共治皇帝,即为米海尔五世(Michael V;又译作迈克尔五世)。

这位米海尔五世不是省油的灯,和自己的养父养母没合作几个月,就先后把他们发配到修道院。这可到好,姐仨现在都成了宗法研究者。

令米海尔五世想不到的是,君士坦丁堡的市民把佐伊看成是仙女一般的人物,事发的第二天,当人们听说女皇被关进修道院的时候,声讨篡位者的喊声一浪高过一浪。

这到不算什么,大权在握的米海尔五世想搞一些政治改革,这些措施触及了贵族的根本利益,于是上层社会也开始对他不满。

在位四个月的米海尔五世惨遭废黜,佐伊和她妹妹狄奥多拉重新回到皇宫,开始姐妹共治。

就在重新执政的这一天,恼羞成怒的姐俩惨无人道地把米海尔五世弄瞎、阉割,流放至修道院。米海尔五世不堪折磨,凄惨而死。

米海尔五世是咎由自取,他有些急功近利,在初登大宝、地位还不稳固的时候,就想搞什么改革,导致上层人士对他不满,而下层人民又视其为篡位者,这是他垮台的主要原因。另外,势力强大的东正教会也占在女皇一边,米海尔五世还会有好日子吗?

【姐妹共治】

佐伊和妹妹狄奥多拉共同执政仅两个月,矛盾便随之而来。佐伊对三姑娘早就不放心,才让她在修道院里待了十四年,如今再想把她送回去已经不可能了,因为三姑娘背后也有东正教会撑腰,别忘了她俩是一起被起义者应回皇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