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部分 (第1/4页)

十字军内部的紧张空气再度蔓延开来,不仅带头大哥之间互相仇视,就连神职人员也互相看不顺眼。主教阿希马尔死后,随军的修道士们失去领导,就连发现圣枪,有希望成为新领导的巴多罗买也死于非命,隶属不同派系的修道士互相指责,都说对方暗藏诡诈。

有个名叫阿尔努夫(Arnulf)的修道士说,当初巴多罗买大放厥辞说上帝会在火海中开辟一条道路,结果自己被活活烧死,他说的话都是假的,那柄圣枪也是假的。老雷一直把圣枪当作宝贝,他是圣枪的铁杆粉丝,每次打仗都让圣枪阵列在前。阿尔努夫质疑圣枪的真实性,同样也就等于质疑老雷对先头部队的领导权。

亚卡城下无休止的争吵是没法消灭守军的,十字军一无所获地从亚卡城外撤军,老雷的计划也化作泡影。

【抵达圣地】

法蒂玛王朝远在埃及,当哈里发得知在小亚细亚的领土遭到攻击时,还是抱着以前的想法,希望和平解决争端。他们愿意放弃叙利亚,但是不想放弃巴勒斯坦,这当然得不到老雷的同意。

法蒂玛王朝驻耶路撒冷总督道拉(Daula)对十字军的意图了然于胸,他把定居在耶路撒冷的基督徒全部驱逐出境,以免他们当内鬼。道拉还在水井里下毒,耍起坚壁清野。

1099年6月7日,十字军终于抵达耶路撒冷城下,收复圣地的战斗在这一刻打响。

看到圣地的城墙,十字军士兵激动得热泪盈眶,甚至歇斯底里地大声吼叫,“耶稣基督啊,我来看您老人家啦。”他们拼死拼活花了三年时间,终于活着看到埋葬耶稣的地方,能不激动嘛。

十字军里原有五千名骑士,如今只剩下一千五百名,另外还有一万两千名身体健康的步兵。道拉已经做好充分准备,但是守军数目不多,只有一千人。

十字军迅速把耶路撒冷包围起来,现在他们即缺少粮草,又缺少饮用水,形势比围困安条克时更加恶劣。饥肠辘辘的十字军和战马都明白,时间不等人。

6月13日,十字军对耶路撒冷发起一轮猛攻,但是在守军的顽强抵抗下以失败而告终。

没多久,耶路撒冷城外出现如下的情景:十字军士兵三三俩俩地低头找着什么,一个人随手捡起一块破木头,失望地扔了,另一个人抱着一块大木材,高兴地手舞足蹈。耶路撒冷附近到处都是低着头像淘宝一样找木材的士兵。

找木材,这是老雷下达的命令。当然不是为了当柴烧,6月里也用不着烧火取暖。找木材的目的是为了制造攻城武器,没这东西,派上去攻城的人只有送死的份儿。

攻城武器都很高大,所以用料要求比较讲究,在耶路撒冷那个地方,到处是一望无际的黄沙,找合适的木材比找个活人都难。巧的是,就在这个紧要关头,两艘热那亚战船抵达附近港口,给十字军送来物资。

真是雪中送炭,饥肠辘辘的十字军不至于在短时间内变成饿死鬼。听说缺少木材,热那亚指挥官相当慷慨,二话不说就把战船拆了,船板给十字军做攻城塔。

【耶路撒冷之围】

月底,十字军得到坏消息,法蒂玛王朝的大队人马正从埃及向这里赶呢。眼前是屹立不动的耶路撒冷城,身后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出现敌人的大军,貌似安条克城外的一幕又要重演,攻陷圣地似乎变成一个不可能的任务。

又到神职人员上班的时候,一个跳大神儿的角色出现了,名叫彼得•德西德流斯(Peter Desiderius)的牧师。

德西德流斯说,阿希马尔的灵魂告诉他说只要十字军赤着脚围着耶路撒冷转让一圈,九天内圣地就会陷落。他又说这和圣经里出现的一个故事完全一样。呵呵,又一个真实的谎言。

十字军就吃这一套,听说又有显灵的事,战斗指数从2300点直冲到6000点,士气如虹。

大戏在耶路撒冷城外鸣锣开唱。德西德流斯在队伍前面吹着小号,牧师们念诵着福音,饿得步履蹒跚地十字军赤着脚,围着耶路撒冷大*。

守军不知道城下这群疯子搞什么鬼,他们交头接耳互相议论,指指点点地嘲笑十字军,但他们始终不敢冲出城外,怕中埋伏。

*队伍行进到橄榄山(Mount of Olives)的时候停下脚步,以彼大忽悠为首的三名修道士开始讲道说法。

7月14日夜,十字军悄悄把攻城塔推到城下,发起突然攻击。守军大吃一惊,他们没料到这群疯子的行为异乎寻常的正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