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部分 (第1/4页)

阿萨辛建立不足百年,但他们信仰的思想却在穆斯林世界里影响极大。阿萨辛成员属于亦思马因派(I*aili*)穆斯林,而亦思马因派是什叶派的第二大分支。

亦思马因派思想是个大杂烩,除了什叶派思想以外,还吸收了古希腊哲学、神秘主义等。

亦思马因派信徒不是只会构建乌托邦的人,他们在埃及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国家。知道是哪个国家吗?对了,法蒂玛王朝。

大家也许会吃惊,但是请你们不要傍徨、不要吃惊,法蒂玛王朝的高层管理员正是什叶派的分支亦思马因派信徒。

袁隆平大师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只要合理杂交,就会结出丰硕的果实。正因为亦思马因派思想是“杂交”的产物,所以法蒂玛王朝向人民宣传宗教自由,还向人民普及科学和社会思想。故而,法蒂玛王朝在某些方面引领*教进入黄金时代。

名震东方的阿萨辛正是从法蒂玛王朝的高层脱离出来的。他们支持的哈里发之子尼扎尔(Nizar)惨遭掌权的宰相毒手,便愤然挑大旗单干,并以尼扎尔的名字自称为尼扎里派(Nizari;又译作尼查里派)。

阿萨辛的首领不叫带头大哥,按照*教对教派首领的称呼,其首领叫做伊玛目。

首任伊玛目名唤哈桑(Hassan…i Sabbah),他原先是法蒂玛王朝安插在阿拔斯王朝的卧底,任务用现代的话说就是搞策反。阿萨辛在他领导下,势力波及黎凡特、波斯、伊拉克,以及埃及。

但是作为少数派,阿萨辛无法发展正规军,他们便“曲线救国”,采用政治暗杀对付敌人。阿萨辛杀手名叫“自由战士”(Fedayeen);他们在语言、科学、经商等各方面受过严格训练。英文里的单词“暗杀者、刺客”(assassin)也源于“阿萨辛”一词,可见其在业界的影响力。

由于阿萨辛的基地鹫巢被蒙古大军摧毁,关于该组织的情况已不可考,现存对阿萨辛的描述大多源于马克•波罗的记载。

这是网上流传的一个版本,演化自波罗先生的描写:阿萨辛伊玛目的绰号叫“山中老人”,鹫巢的山谷中有一座秘密大花园,花木庭榭,美丽无比。宫殿至极,金碧辉煌,装饰无数珍宝,到处都是流淌着美酒、蜜糖和牛乳的管子。园中尽是能歌善舞的各族美女。山上豢养一批幼童,自小便受教导。待他们二十岁时,在其喝的饮料中放入*。在他们昏迷时每次四人、或六人、或十人一批抬入花园,他们沉浸在美女的温柔乡中不能自拔。这些热血青年尽情享乐,舒服至极,相信确是到了《可兰经》中所说的天堂乐园。过一段时间,他们再次迷倒,醒来发现自己已不在花园,顿感失望。山中老人召见他们,热血青年们自幼便确信山中老人乃传说中的大预言家,对他无比崇拜。山中老人问他们从何而来,皆曰来自天堂。山中老人说为教尽力,死后可入天堂。热血青年为重返天堂与美女鬼混,行刺时奋不顾身,但求早死,所以成功率很高。

但国内的历史爱好者对阿萨辛有些误解,现把它们列举如下:

误解一、阿萨辛杀手冷血至极。相信大家都看过《教父》,有个片段不知道还记得不。教父派打手让电影公司老板帮朋友上戏,老板死活不同意。结果怎么样,老板被杀了?没有,老板一觉醒来,发现被窝里有个血淋淋的东西——心爱赛马的脑袋瓜子。

这就对了,杀人只是下策。阿萨辛常用的手段是,潜到敌人家里,把匕首放在他们枕头旁边,往往恐吓的效果更好。

当然,阿萨辛也会充当雇佣杀手的角色,和其他势力作买卖,帮雇主暗杀政敌。

误解二、阿萨辛伊玛目叫山中老人。并不是每个伊玛目都叫山中老人,这个绰号是十字军起的,指的是伊玛目拉希德(Rashid ad…Din Sinan)。

误解三、阿萨辛杀手行刺前要吸食毒品。在同时代的资料里并没有阿萨辛吸毒的记录。据记载,哈桑痛恨吸毒者,他认为毒品会削弱阿萨辛的力量,所以极力反对吸毒或酗酒等行为,他甚至处决了酗酒的两个儿子。

【杀向叙利亚】

阿勒颇雇凶杀人没有成功,老萨的反对派又出来发难,大肆宣传说老萨忘了自己曾是努尔丁的臣子,竟然反对小主人,实在大逆不道。

穆斯林很重视主从关系,这一宣传对老萨着实不利。老萨一代英雄,岂会让反对派的诡计得逞。他立马从阿勒颇撤围,表示自己此来是为了帮助小主人抵挡十字军国家的,别无他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