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部分 (第1/4页)

莫里当时正在斯特灵积极筹备,准备迎战前来进剿的英军。

斯特灵有条大河流水哗啦啦,微风徐徐吹过,河面泛起团团涟漪,景色美不胜收。

就在这样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苏格兰独立战争中的著名一战“斯特灵桥战役”(Battle of Stirling Bridge)马上就要上演。

1297年9月11日清晨,英军和起义军隔河相望,拉开阵势,杀气顿时布满四野。

英军兵力大约九千到一万两千人,其中骑兵两千人左右,布阵南岸;起义军只有两千三百人,其中骑兵三百人,布阵北岸。

起义军与英军相比少得可怜,对他们唯一有利的是战场的地形。英军要剿灭起义军,必须通过河上的一座小桥(据推测在今天斯特灵桥的上游),桥面狭窄得仅够两匹马并排而行。这是起义军精心挑选的战场,这样可以有效抵消英军的兵力优势。

指挥英军的依旧是久经沙场的沃伦,他对地形心知肚明,投降英军的苏格兰骑士理查•伦迪(Richard Lundie)提出一个双向打击的战术方案:六十名骑兵发动正面进攻,其他骑兵迂回渡河,从侧翼袭击起义军。

这个提议相当棒,至少打90分。没等沃伦传令,身边一人哼了一声,从气体喷出鼻腔的力度分析,这哥儿们对伦迪的战术嗤之以鼻。

沃伦扭头一看,只见这人肥头大耳,满脸横肉,肚子圆鼓轮敦,低头看不见肚脐眼儿,好似天蓬元帅下凡。

噢,是他!谁啊?不是猪八戒,这个大肚子蝈蝈名叫休•德•格雷辛汉(Hugh de Cressingham),长腿哥安排在苏格兰的财政大臣。

格雷辛汉是个精打细算的好会计,在对付苏格兰暴动的问题上,他一直主张猛攻猛打,搞成持久战会浪费国王陛下的money。

格雷辛汉撇着嘴,指着对岸说道;老沃你瞧,削对面这帮乌合之众还用那么费劲吗,直接冲过桥去就得啦!

沃伦一看,的确,起义军衣衫褴褛,手里什么家把式都有,知道的是“革命党”,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打劫的,这和军容整齐的英军根本不在一个量级上嘛。

沃伦点点头,采纳格雷辛汉的建议,传令直接进攻。他们还不知道,死神从这一刻不停地抚摸英军的面颊,轻敌,历史上多少名将都栽在这种心理上!

随着传令旗不停摇动,在格雷辛汉指挥下,英格兰步兵、骑兵和威尔士步兵冲出阵地,扑向小桥。

狭窄的桥面顿时化解“洪水”的速度,英军慢吞吞地,一步一步在桥上挪动。

起义军严阵以待,静静看着英军表演。中国有句军事格言“半渡而击”,他们等待的就是这个时机。

约有五千四百名敌兵过桥以后,起义军里的长矛手以豹的速度、熊的力量冲到桥头,向队形散乱的英军展开攻击。

一场惨不忍睹、惊心动魄的大屠杀立时展现在沃伦眼前。密林般的长矛结结实实插在骑兵和战马身上,英格兰重装骑兵被杀个措手不及,顿时人仰马翻。

突如起来的闪击让英军的前锋和后续部队脱节,骑兵队伍里只有一名骑士奋力杀出地狱,设法逃回南岸,他的一百多名同事眨眼间死于非命。威尔士步兵也损失惨重,有口气的扔掉武器撒腿往南岸便跑。

浑身膏腴的格雷辛汉为轻敌丢掉性命,起义军把格雷辛汉的尸体剥皮,皮肤被切成碎片,作为胜利的象征。其中一块最大的就在华来士手里,华来士不住地摇动着直甩鲜血的人皮向沃伦示威。

沃伦被桥头的战斗雷得外焦里嫩,一股冷气从脖颈子直冲脑袋瓜子顶端。他手里还有大量弓箭手,主力仍完好无损,可是初战失利让他信心全无。

沃伦急忙拆毁斯特灵桥,放弃起义军所在的苏格兰低地,狼狈撤往贝里克,致使斯特灵城堡的守军孤立无援。

英军在这场战斗中损失七千人,起义军损失不多,但莫里因伤势过重,不久后壮烈牺牲。

斯特灵桥战役不仅是苏格兰在独立战争中的第一场胜仗,也给军事战术课程添加了一个新章节:长矛手痛斩英格兰骑兵的战例说明,在某些情况下,步兵完全能变成骑兵的魔鬼终结者。

【艰苦进剿】

华来士继莫里之后当上起义军首领,他借斯特灵桥的胜势反客为主,把战火烧到英格兰境内,对其北部边境展开毁灭性进攻。

华来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