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部分 (第1/4页)

鞫孕炝⑶八�魉��苈�饬耍�床⒉蛔急柑岬闼��斡伤�苡锌赡鼙焕�迷僖淮紊撕λ�约骸��

莫仁不是太明白徐夫人的想法,也不便问,于是沉默下来。

徐玫开口问道:“那个,爹爹,你知道四海酒楼背后的东家是谁吗?”太平观存在了那么久,这种隐秘总该知道吧?

若是真不知道,那徐玫当真要考虑一下,有没有必要接受这一摊子了。

“关于四海酒楼,我的确知道一些消息。”夏长渊开口道。

徐玫连忙坐直,做洗耳恭听状。

夏长渊失笑摇头,抿一口茶水,缓缓地道:“最先一家四海酒楼建在晋中,是当地一位胡姓举子所有的产业。后来这位胡伯雍中了进士,外任为官之时,每任一地,就建一座四海酒楼,如此二十多年间,就在大夏各地有了七八个四海酒楼。再后来,他升调入京进了户部,因为擅统筹经营,最终官至户部尚书,掌管全国经济民生将近二十年。京城的四海酒楼,就是他在升任户部尚书时候,建成的。”

“胡伯雍?”徐玫怔了一下,道:“明帝初年惩处的那位巨贪?”

她一听说姓“胡”,就立即想到了胡不为。

“正是。”夏长渊轻叹道:“据说,胡伯雍天纵奇才,在户部时候,将整个国库资产转移走了近一半以上,而大夏依旧能够运转良好,丝毫不见捉襟见肘,是以十几年都无人发现其中巨大的亏空。”

“到今上荣登大宝之时,下令彻查国库,才终于发现,整个国库,几乎没有一点儿结余,完全与账面不符!”夏长渊道:“于是,就爆出了胡伯雍巨贪一案。只是,十分可惜的是,胡伯雍在案发后立即自杀,官府查抄胡家时候收获甚微,不抵亏空数额之万一。后来大规模审问相关人等,也无人知道他将那一笔庞大的钱财藏在了何处。”

“至今,这依旧是一桩悬案。”

“尤其是今上曾密令多个衙门找寻这比财富,都没有收获。以至于渐渐有人怀疑,其实并没有这笔财富存在,早就被仁帝当年挥霍掉了。不然,户部尚书亏空国库十几年,仁帝竟然能毫无所觉,没有下令查过一次国库?”

“那到底有没有这笔钱财呢?”徐玫追问道。

“按照我的看法,应当是有的。”夏长渊轻声道:“要知道,仁帝时候,正是大夏国力最为鼎盛之时,且大夏朝年年风调雨顺,贸易频频,国库年年增收,就算税收比如今轻太多了,国库收入怕也是今日的数倍!”

“整个仁帝时候,大夏朝都没有大笔的开销出去。”夏长渊道:“所以,胡伯雍肯定是贪污了一笔财富,只是或许,这笔财富世人想象期盼中的那么大而已。”(未完待续。)

150 月下垂钓

国库应当有多少收入,同时又有多少支出,都是有账目可查的。

“胡伯雍案之后,四海酒楼便收归皇室所有,一度曾经负责供应太平观活动经费支出,再后来这笔钱慢慢就兑不出了。”夏长渊轻叹道:“眼下的四海酒楼,应该是被转让了出去,一地一价,拆分变卖,已经算不上是一酒楼了。”

只是依旧打着这样的噱头,来招揽顾客而已。

徐玫眨巴眼睛听着,见夏长渊说到这里似乎是说完了,而她自己的疑惑尚未开解,不禁开口问道:“那这位胡伯雍,难道就没有亲族故旧么?犯了如此大的案子,他的族亲应该都不会有好下场吧?”

“当时官府彻查,并未查到他的亲眷。他进京赶考之前就父母双亡,并无族亲,后来娶亲之后更是洁身自好,一辈子只有老妻一人,也并无子女出生。老妻在他出事时候就追随他而去,几个亲近老仆也都自尽尽忠,当真是干干净净,让人无从查起啊。”

“一个功成名就的高官,居然没有亲朋子女,这本身难道不就是奇怪之处?”徐玫问道。

这更让她想起了胡不为。

同样的没有父母族人。同样“洁身自好”,娶妻多年却无后人儿女,一但他离开,便是干脆利落,没有任何牵挂沾身!

“传言都说徐师乃是世外高人,功成之后飘然远去……但他便是还有姑苏徐家这一脉的后人?”徐玫举例道。

夏长渊微微沉吟之后点头,道:“玫儿言之有理。其实这些年,一直有人不曾放弃追查,但却都无所得……”他摇摇头,其中的意思是:不是没有人去查这个胡伯雍,他的出身来历,亦或是他的子孙后代,想要找到那笔财富的痕迹,但无疑都失败了。

找不出来,都没有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