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部分 (第1/4页)

竟似一定要周谨之回答。

周谨之无奈,便只能实话实说,“回皇上,微臣不知。”

对于周谨之这个万金油的回答,元昌帝倒也并不意外,又继续问道:“那周爱卿,朕对你的事也知道一些,你的夫人是顾家的女儿,而且是在大着肚子的时候嫁给你的,后来你们又共同孕育了一个儿子……”

周谨之低头凝神听着元昌帝的话。

元昌帝对周谨之的家事倒也确实知道得不少,“一个是你夫人与那常家人生的儿子,另一个是你自己的亲生儿子,听闻周爱卿对两个儿子一视同仁,就是不知道,若周爱卿你是朕,你觉得,你会将太子之位给谁?”

周谨之听了这个问题好半晌都是无言。

元昌帝平时是个再严肃不过的人,在臣子面前更是从无开玩笑的时候,现在明明躺在床上状态不好,不留着些精力,反而非得要追问他这么些问题。

不过,周谨之也算是看出来了,元昌帝这是一定要他回答。

既然避不过,周谨之便也不管会不会有什么大逆不道了,向着元昌帝恭敬一礼,然后道:“回皇上,微臣既然娶了拙荆,当然就要包容她的一切,当然也包括她的孩子,不,应该是我们的孩子,若真有皇上所说的这样的情形,臣也自当用尽全力去培养微臣与拙荆的嫡长子。”

借着昏暗的光线,元昌帝仔细将周谨之面上的表情打量了一番。

他能看出来,周谨之所言半点不虚,这都是他的真心话。

也不知道为何,明明这屋里光线暗得紧,但元昌帝这时的视力却仿佛回到了他身体最康健之时,连周谨之脸上最细微的表情也看得一清二楚。

意识到这一点,元昌帝微微一怔。

然后,他因为周谨之说出的“嫡长”二字,又是一顿。

大周自从定下江山之后,太祖皇帝就留下了立嫡立长的规矩,元昌帝自己就是以嫡长的身份被立的太子,后来顺理成章的登基为帝。

可是到了他自己,却因为一个郑贵妃,而生生将立储之事拖了二十几年,而且还在立储之后,又被郑贵妃进献的金丹所惑,几次三番的打了太子以及许皇后的脸……

想到这里,元昌帝眼中闪过几许复杂。

他想起这近半年来,似乎,无论是许皇后还是太子,都极少往他身边凑,就算见了面,许皇后看他的眼神也始终带着些冷意。

再回想很久以前,他与许皇后之间虽然没有什么很炽热的感情,但多少年来相伴左右的夫妻之情却也是有的。

是从什么时候,他与许皇后之间已经有了这样的隔阂呢?

大概,是在他第一次有了封郑贵妃为皇贵妃的念头之后?

想想从前,再对比现在,元昌帝有些费神地闭上眼。

好半晌,他重新睁开眼,又看向周谨之,“那,周爱卿,若是你处于朕现在的情况下,你以为,你的夫人她是会立即唤了太医来替你诊治,还是会冷眼瞧着你渐渐衰弱下去?”

元昌帝也不知道自己为何如此执意的想要问周谨之这些问题,但他就是想知道。

周谨之沉默一瞬,仍继续回道:“回皇上,臣于拙荆相濡以沫多年,又互敬互爱,臣以为,就算是遇到任何事,拙荆也绝对会以臣的性命为重。”

周谨之说得十分坚定。

这寝宫本就大,又只有元昌帝与他二人,这番斩钉截铁的话经这空旷的宫室一放大,就有了几分振聋发聩的意味。

也不知是不是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元昌帝面露怅然的看向虚无之处,总算再不问周谨之任何问题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542章 夫妻

其实,元昌帝也不知道自己非得要从周谨之嘴里得到一个答案是出于何种心态。

也许,他只是想看看,在周谨之与顾锦琳身上,有没有可能与他和皇后,和郑贵妃之间的情形不同,而现在真的得到了周谨之这毫不怀疑的回答,元昌帝心里的情绪极为复杂。

后悔吗?

也许有。

可能还多少有点类似于艳羡这样的情绪。

身为帝王,这世间几乎没有什么人能叫元昌帝羡慕,可现在,他却在周谨之身上体会到了。

而这一切,只是因为周谨之对待两个儿子的态度,以及他有一个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会优先考虑他安危的夫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