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 (第1/4页)

前不久,又强迫老夫出去做官。哼!老夫宁可坐死牢中,也不出去为虎做怅!”

周瑜坐起来,行了个长跪之礼,恭敬道:“老先生见识非凡,气节高远!在老先生面前,{奇书手机电子书网}小生显得志大才疏了!请接受晚生一拜!”

季原慌忙扶起他道:“哪里!公子客气了!客气了!老朽老弱,岂堪公子大礼!”

两人重又并肩坐下,季原接着道:“公子放心!以老夫观之,孙策不会坐视公子不管的!”

周瑜笑了笑,道:“孙公子是重情重义之人,但只怕心有余而力不足!”

季原道:“孙公子会有办法的!公子出去后,若能与孙公子结为兄弟,一同扫除战乱,救扶天下百姓,共创大业,该有多好!”

周瑜连连称谢。然后,两人又兴致勃勃地聊了些天下形势和天下英雄,如曹操、袁术、袁绍、孙坚、公孙瓒、刘表等人。此刻,周瑜心情忽然变得出奇的好,原先迷茫的头绪、茫然的思绪似乎都有了清淅的轮廓,就象一条流淌着混沌河水的小河,忽然褪尽河水,露出坚实的河床和河床上的卵石,又象迷漫的大雾渐而散尽,露出辽阔的果实累累的原野。原先被他认为“大逆不道”之论现在看来竟是合情合理,原先以为是忠君报国之论,现在想来,也着实有些迂腐!这一切,都归功于季原!看来,民间草莽之中实在是不乏有识之士!他深为有此牢狱之灾而庆幸,这次牢狱之灾使他获得了拔云见日的真知灼见。这些正是他当初想要向张昭讨教的!

周瑜在寿春牢中之时,程普星夜兼程,回到了鲁阳孙坚营中。孙坚字文台,是吴郡富春人,春秋武圣孙武的后人。少年时就以勇力著称。十七岁那年和父亲乘船到钱塘,正遇一伙盗贼在岸边分赃,就单刀上岸,砍翻一贼,又指东叫西,俨若身后人很多官兵似的,众贼于是散去。由此名扬乡里,被郡府征召为郡司马。黄巾起义时,他召募乡兵参加征讨黄巾,多有战功,被拜为长沙太守、封乌程候。他性阔达,好节气,所在任内,乡里知旧、好事少年,只要来投奔他的,他都接抚待养,视若子弟。董卓入京,曹操传檄天下,兴兵讨卓,他领长沙之军赶往鲁阳与各路讨卓联军会盟。过荆州,因荆州刺史王壑待他无礼,便击杀王壑。过南阳,因南阳太守张咨不愿资其军粮,又攻杀张咨,并将南阳郡奉送给在南阳避董卓之祸的袁术。而袁术也投桃送李,表他为破虏将军、领豫州刺史,驻军鲁阳。从此他与袁术结为知已、盟友。其后,他自告奋勇,做讨董联军先锋,率先攻击董卓。阳人一战,大破董卓,亲斩董卓帐下名将华雄,一时名震诸候,被曹操誉为“勇烈过人”。董卓忌其勇烈,几番派人来向他求亲,欲将其女嫁与随他征战的侄子孙贲,并承诺表奏他的子女亲属全部为刺史郡守,以此笼络他,被他断然拒绝,称:“董卓逆天无道,荡覆王室,今不夷汝三族,悬示四海,则吾死不瞑目,岂可与你和亲?”然后继续与其它各路义军一道攻打董卓。后董卓迫于联军威势,不得不西迁长安。孙坚一马当先,率先攻入洛阳城,并扑灭城中董卓部所纵的大火,出榜安民。各路讨卓义军计功,以孙坚功劳为最大。董卓西迁后,曹操提议追赶董卓,袁绍、袁术等人怕各自实力受损,不予理睬,孙坚也因为部队疲劳,加上督办联军粮草的袁术颇有私心,使他粮草难以为继,也就没有附和曹操。待曹操追击董卓兵败,联军解散,他也便领军回到鲁阳,在鲁阳继续做他的豫州刺史。

程普见了孙坚,报告了孙府发生的事,并呈上太夫人书信。孙坚看完信后,大怒道:“策儿年幼不知事,太夫人竟也糊涂?太夫人不知事,阁下和我弟孙静竟也不知事?堂堂孙府,竟为一个家奴闹成这样!成何体统!”

程普道:“主公!末将劝过了,只是孙公子执意要保那个家奴!太夫人也向着公子一边!末将无奈!”

孙坚又看了看信,问程普这个叫琴痴的家奴人才本事如何,虽然太夫人在信中提及了,但他并不全信。

程普据实道:“这个琴痴长得和大公子一样人材出众,年龄也相当。弹得一手好琴,也会些武艺。据说家中原是富贵人家,只因战乱,流落至此!”

孙坚不吭声了,背着手,在帐中来回踱步。半响,自语道:“看来此家奴也算勇烈果敢,与策儿倒真有几分相似!”

“这小儿虽勇烈果敢,却狂妄自负,连末将都不放在眼里!一度与末将大打出手!”程普语中有几分愤慨。

孙策笑了笑道:“大凡勇武之人多有些傑傲不训,无关紧要!”忽然敛住笑,道:“虽然如此,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