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 (第1/4页)

玄奘奇道:“这名字确是稀罕!有何名堂?”

老兵苦笑道:“这要从三年前说起,当年有一老道长,携了个女子来此,那女子年方十六,形容娇俊,貌若观音,被老道士进贡给了当今圣上,陛下爱其美色,封为美后,自此再不对那三宫娘娘六院妃子正眼相看!不分昼夜宠幸美后,累年贪欢落得精神疲倦身体亏空,如今已饮食难进,命在须臾之间,太医检尽古今良方不能疗治,那进女子的老道,美后进宫之后也被封为国丈,国丈自言有海外仙方,最能延寿,日前去了十洲三岛采得药来,诸般完备,唯独这药引子厉害,需用一千一百一十一颗小儿的心肝,煎汤服药后有千年不老的奇效。”

老兵说罢见无人注意,指着城门说道:“这出城细细盘查,还不是因为谁能割舍亲子与人刨心做药?有钱人家还能买通官府做善养,那些无权无势的没钱买那善养,只能藏得严实伺机出城,今日已然查了十几家了,孩子送进府衙,父母送入大牢,待药完后才得放出哩!哎!作孽啊!!!”

待老兵说完,玄奘早气的哆嗦了,原本以为国王只是贪慕长生才行此食童心恶事,不想竟然是因为他荒((婬))无道,怒道:“这等昏君世间少有,世间少有啊!待我进宫后,若不能劝他改邪归正,再不管悟空你如何行事了!”

悟空笑道:“如此也好!就只怕那国丈不是易与之辈,大师若去,怕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哩!”

玄奘气道:“他是要吃小儿童心,又不是灭法国那般万僧不过,贫僧怎么不得回来?”

老兵也劝道:“大师莫要意气用事!此前有一位郡王爷联合四五位大臣冒死直谏被关进大牢,据说有两位已然在狱中绝食而死,大师要是进言,轻则有牢狱之灾,重则有杀头之祸!小人乃是虔诚信徒,此为肺腑之言,望大师三思而行啊!”

玄奘心中有了主意,哪里还听得进去,敷衍着辞别老兵,只见城中百姓门口多有鹅笼悬挂,有风无风也飘摇不定,时而还有小孩哭声传出,又多有年轻男女或年长的老妇人在那不远处,默默含泪看着。

玄奘知道内里是待要做药引的小儿,看了更是心有不忍,众人在那金亭驿馆投宿,问明现在不可入宫,玄奘一肚子火气,也不吃斋饭了,只待这半日一夜过去之后入宫觐见。(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二章 唐僧肉之名

虽知近来国王有恙在身,早朝都是隔三差五才有,时间更是推迟到五更以后,玄奘依旧早起。

刚四更一刻就穿戴整齐,锦斓袈裟身上披,金顶毗卢帽头上戴,端是宝相庄严。

玄奘还是想要劝善国王的,虽然惊醒了悟空,却坚决不让悟空随行,去隔壁房中叫上悟净,两人步行去那皇宫。

悟空可是知道那国丈是个妖精的,怕悟净护持不住,使个缩小的法术,变作米粒大小的法身,飞上玄奘毗卢帽内继续睡觉。

因上心长生药引的筹备,国王果然早朝,过了五更大开宫门,百官鱼贯入内,玄奘报上来历名号,宫门守卫不敢怠慢,自有小黄门将二人带入偏殿候旨。

朝堂内的国王如同迟暮聋老,往往要百官大声重复几遍才能听明白官员上奏,这一等玄奘就等了半个多时辰。

侍殿太监得国王示意,喊道:“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黄门官急入内奏道:“启奏陛下,今有东土大唐往灵山雷音寺取经归来的唐朝和尚玄奘,携着护卫同行的悟净,意欲见驾倒换关文,如今在偏殿中候旨!”

黄门官本就通报惯了,声音又细又尖,国王倒是一遍就听明白了,闻言喜道:“远来的和尚,想必有些道行,宣进来。”

山呼了万岁,礼毕,国王就近赐坐。

玄奘与悟净在玉阶不远坐定细观,只见国王精神倦怠,举手投足不稳乱颤,说话底气不足声音断断续续。

玄奘献上通关文牒,那国王看了许久才看得清楚,这才取了印玺盖上印鉴,侍殿太监递回玄奘手中,贴身收好。

见了通关文牒上高昌国皇帝亲笔写着御弟二字,国王想来应是有些道行,又多有亲近之意,开金口问道:“御弟会念什么经?”

玄奘礼道:“陛下,贫僧贯通小乘佛法,于灵山大乘佛法也通晓大半。”

国王又问道:“可有长生法门?”

玄奘道:“若万缘都罢,诸法皆空,六根清净,再加以行功打坐,布惠施恩,明心正性,但有缘修出金身舍利,自能长生不老!似那采阴补阳服饵长寿,实为虚言谬语!以小儿童心为药引更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