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部分 (第1/4页)

韩艺如实道:“小子当初只是提出了两个观点,一公一私,公事方面,小子曾也跟国舅公说到过,就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想要大唐要更上一层楼,先进的工具是最快的方法,我建议陛下重视发明创造。至于私人方面,无非就是溜须拍马之言,小子只是阐述了一个观点,就是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一定有着一个伟大的女人。”

关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个长孙无忌也听过,虽然韩艺没有仔细说,但是心里也猜到其中内容,只是他并不知道里面还藏着一个专利法,倒是后面那一句,让他微微皱眉,道:“陛下是否认同你后面这个说法。”

韩艺点点头道:“应该是认同。”

长孙无忌道:“武昭仪呢?她当时是何表情?”

这还需要问么?韩艺如实道:“当然是高兴,不然小子也不会住在绿波阁。”

“这倒也是。”

长孙无忌低声念叨一句,眉宇间,透着一丝愁色,目光往左边一瞥,道:“行了,老夫先走了。”

说着,他就往边上那一条廊道走去。

虽然韩艺住进了绿波阁,但是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他也知道韩艺能够提供的消息并没有多少。

韩艺笑着摇摇头,找一个骗子去做卧底,真不知道你老人家是怎么想的。

ps:求月票,求推荐,求订阅,求打赏。。。。(未完待续。)

第二百九十九章 豪放的大唐

因为这么多人搬迁到万年宫,要做的事太多了,而且人困马乏,包括李治,也觉得有些疲惫,故此并没有急着宴请群臣,而是休息两日之后,才召开了在万年宫的首次宴会。

地点就在排云殿。

因为唐朝是禁宵的,故此许多大臣都不习惯晚上活动,而且晚上回去的时候,也不太方便,毕竟这宫殿是造在山腰上的,故此时间就安排在了中午至下午这一段时间,中饭、晚饭顺道就一起弄了。

而今日的表演自然是以凤飞楼的小品和话剧为主。

韩艺等人是早早就来到了排云殿,布置道具什么的,这李治为了更好的观看话剧,舞台都是仿造凤飞楼的,也有那最令人期待和憎恨的红布。

时辰将到之时,只见满朝文武携眷来到这排云殿,若照儒家礼法,这男女宴会一般都是分开来的,但是唐朝比较开放,携夫人同去参加宴会,也是常有的事,而且皇后没有来了,以武媚娘现在的身份和地位,还不足以作为女主人去宴请那些士族贵妇,这些士族都是很牛的,人家如果看不上你武昭仪,可以借故推脱,万一请了,人家却又不来,这是很丢人的事。

但也不是说跟后世一样,牵着老婆同坐,女人统一坐在屏风、亦或者珠帘后面,男的就坐前面。

实话实说,这些大臣可不喜欢这种安排,因为夫人不在,就有宫妓在一旁伺候,可以名正言顺的风流快活,如今夫人就在后面盯着,谁还敢左拥右抱。

来参加这种宴会的。多半都是贵妇级别的,纷纷也都是盛装出席,梳高髻,抹胸裙衫,肩披红帛,上着黄色、或者红色窄袖短衫、下著绿色亦或者白色曳地长裙、腰垂红色腰带。真是五彩缤纷,华丽至极。

其实唐朝女人对于服饰的狂热,远胜过其它朝代,这种宴会其中也有一定攀比的意思,看谁穿的更加好看。

终于露胸了!

但是韩艺并没有机会见到。

正午到时,大殿内均已坐满,很大的一个方桌,因为现今还没有椅子,但这一回宴会也不是跪地而坐。而是坐在长长的矮榻上面,有点类似于后世的凉床,一张矮榻可坐四人,等于一张大桌就是十六人,当然向长孙无忌、褚遂良这等朝一品大员,有单独位子,外圈都是错落有致的屏风、珠帘。

这李治作为皇帝,当然一个人坐一张卧榻。这卧榻后面也有一道屏风,不用说也知道是武昭仪坐在后面。

中间还有着一块空地。原本表演是在这里表演的,但是由于话剧的特殊性,故此才舞台搬到后面,不过这排云殿非常大,一个舞台而已,轻松容纳。

韩艺他们作为表演人士。现在可没有饭吃,在后台乖乖等着,不是他们安排时辰表演的,是看皇帝的心情,皇帝要他们什么时候演就什么时候。

宴会开始时。李治就端起酒杯站起身来,说了一通感谢之言,也确实应该感谢,他在执政初期,全凭长孙无忌这一帮老臣在帮他打理朝政,将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在这一点上,长孙无忌他们也的确是功不可没,至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