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9部分 (第1/4页)

韦思谦道:“回禀陛下,那片良田本是下坡乡一些乡民的口分田,可是因为当年征伐高句丽时,下坡村的不少乡民战死沙场,留下了那些寡妇老孺,根据我朝均田制,寡妇可授田三十亩,而我关中地区是狭乡,一般寡妇只能分得十亩地,其实按照我朝制度而言,她们的丈夫都是为国捐躯,理应给予一些厚待,就算不给,口分田也应该归还朝廷,可是臣也不知道为什么,这朝廷的口分田为何变成了莘国公的永业田了。”

那些刚准备出来弹劾韩艺和韦思谦的大臣,赶紧将话吞了回去,差点没有咬着舌头,当即脱出一身冷汗来。

窦孝慈已经是满面大汗,惶恐不安的望着李治。

李治闻言,笑着点点头道:“这回大军凯旋归来,朕的将士们都立下不世之功,朕本想从关中地区多赐一些田地给他们的,却没有想到关中地区已经无田可赐,只能从其它地方封赏田地给朕的将士们,原来是这样啊!”

“臣罪该万死,臣罪该万死。”

窦孝慈扑通一下,跪在地上。

李治瞧了他一眼,笑道:“爱卿乃功勋之后,何罪之有,想当年你父亲,哦,也就是朕的姑父,跟随父皇南征北战,后又出将入相,为我大唐立下汗马功劳,理应得到朝廷的礼遇,别说一顷良田,就是一百倾也理所当然。想来爱卿定是因为朝廷对你父亲的封赏不够,配不上你父亲的功劳,甚觉委屈,故此才这做的,这情有可原啊。朕听了心中甚是惭愧,我大唐功勋之后竟沦落到如此地步,去跟寡妇抢田地,这地就当朕补偿给你们窦家的,你拿着朕亲批的诏令代朕跟你父亲说一声抱歉,以慰你父亲在天之灵。”

这话说得,窦孝慈那脸红的早上的太阳一样,都能照亮朝堂,恨不得找一个地洞钻进去。

哪怕是杨思讷、高履行这等功勋之后,都觉得脸上发烫,心想,自己要是窦孝慈,撞死算了,免得丢列祖列宗的脸。

李义府暗自庆幸,自己没有上一道奏章去弹劾韩艺。

而韩艺则是忍不住竖起大拇指,这真是文化人,骂人不但不带脏话,而且全都是夸赞的之言,但听着却要人命。这激励了韩艺奋发图强之斗志,一定要让自己的儿子做功勋之后。

“拿笔来!”

李治手往旁边一伸,张德胜手忙脚乱的将笔给递了过去。李治接过笔来,道:“韦中丞,将那块良田的具体位置,具体亩数告诉朕。”

韦思谦立刻将详细数据报了上去。

李治当场就写了两道诏令,先将一道交给韦思谦,道:“这一倾良田是朕还是晋王时,父皇赐给朕的,你拿去给下坡乡的乡民吧!”

韦思谦接过诏令来道:“微臣遵命!”

李治又将另一道诏令递给张德胜,道:“交给莘国公。”

张德胜拿着诏令,都替窦孝慈感到羞愧,好生尴尬的送到窦孝慈面前。

窦孝慈跪在地上,头都抬不起来了。

李治道:“怎么?爱卿还是不满?”

“臣没有不满,臣………!”

“那就谢恩吧!”

“臣叩谢陛下。”

窦孝慈头也不抬,接过诏令来。

李治目光一扫,道:“各位爱卿还有何事要当庭面奏吗?”

刷刷刷!

不少人都将头低了下去,他们都是功勋之后啊!

李治道:“既然各位爱卿都没有话说了,那朕就来说上两句吧!”

ps:求订阅,求打赏,求月票,求推荐。。。。。。。(未完待续。)

第一千章 伴君如伴虎

“来人啊!将东西抬上来!”

“喏!”

李治一声令下,只见六个御前侍卫抬着三个大木箱子入得殿来。

李治道:“打开!”

听得砰砰砰三声响,三个大木箱子全部打开来,但见里面尽是一卷卷奏章。

李治忽然站起身来,走到中间来,目光从群臣脸上一一扫过,最后落在那一箱箱奏章上面,带着一丝苦笑道:“朕登基以来,一直渴望像父皇那样,广纳谏言,让朝政变得更加清明,因而常常鼓励你们这些大臣上奏,若利于江山社稷,则奖之,若言之不当,则勉之。可是在很长的一段时日,上奏的人数也没有变多。直到半月多前,你们奏章如雪片般的飞到两仪殿内,朕甚是欣喜呀。”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道:“然而,却令朕非常失望。我大唐刚刚消灭西突厥,版图之大旷古烁今,本应有许多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