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7部分 (第1/4页)

��蛭�率狄丫�嫠咚�牵��盏恼�咧挥泻�胀娴米��

许敬宗立刻道:“不瞒皇后,其实老臣对于韩艺的政策,一直都是反对的,他不过是出身农家,他懂什么国家大计,他无非就是靠一些小聪明,制造这些繁荣假象,这么下去,一定会出问题的,自古以来,皆是以农为本,可他却不断的鼓励发展商业,本末倒置,天下许多有识之士,对此早已经感到不满,只不过陛下信任他,大家是敢怒不敢言。”

武媚娘笑道:“你说得那些有识之士都是一些什么人?”

“不就是。。。。”

话刚出口,许敬宗突然猛地一怔,道:“皇后的意思是,利用那些士族去对付韩艺?”

武媚娘点点头,道:“虽然这些士族也非常讨厌,但是他们已经存在了数百年之久,想要一次性将他们连根拔除,是不可能的,这一点还都是韩艺提醒我的,我也非常认同,士庶之争本就经过数百年而形成,自然也不可能一夕间就解决问题。而韩艺只是回家守孝,最多也就是三年,三年之后,他还会重新回来的,这事有轻重急缓之分,目前他才是我们的心腹大患。

而韩艺的任何政策,都是依靠商人,只要压制住商人,韩艺的政策自然就会被摧毁,而世上最为反对商人的,就是士族、地主、乡绅,因此,我们必须要联合这些人,打击韩艺和他的商人阶级。如果这时候我们重新修订《氏族志》,会将那些士族也都给得罪,同时面对他们两派,我们只怕也难以应付。”

她本来是一定要打击士族的,这是她一贯的政治理念,但是她更恐惧韩艺,因为她太了解韩艺,知道韩艺这人不但狡猾,而且是有真本事,这三年是她最为强势时候,等到韩艺回来,那肯定是宰相,李治一定会封赏韩艺的,不会再有这样的机会,她当然是调转枪口,对准韩艺,任何一个聪明的政治家,都会避免两线作战,故此,她得拉拢士族,一道对付韩艺。

其实在对付关陇集团的时候,她也是拉拢了山东士族。

更妙的是,士族本来与韩艺也有矛盾的,这都是可以利用的。

许敬宗立刻拱手道:“还请皇后恕罪,老臣并不知道原来韩艺乃是一个如此卑鄙的小人,险些误了皇后的大事。”

他建议修订《氏族志》,是想要提升许家的地位,其实他跟崔卢郑王也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只不过是政治需求而已,但是比起韩艺而言,什么都不值得一提。

“这不怪你。”

武媚娘一摆手,又道:“但这不是什么容易之事,毕竟如今韩艺的政策都执行的非常好,想要改变这些,光凭那些乡绅、士族还是不能够的,至少得枢要大臣都同意,可是据我所知,这朝中有不少枢要是支持韩艺的政策。”

许敬宗立刻道:“皇后,在枢要大臣中,那许圉师与韩艺来往非常密切,屡屡支持韩艺。”

他可是非常记仇的,当初在裴行俭事件上,许圉师是坚决反对他的,没有给他一点面子,想当初长孙无忌当权,谁敢反对长孙无忌的建议,还这么不给面子,有比较就有伤害,只不过当时战事为重,他虽然没有做什么报复的事,但不代表这事他就忘记了。

武媚娘岂不知他的心思,但是目前她正在走向外庭的过程中,而许圉师是李治提拔上来的,如果现在就动许圉师的话,那就不是针对韩艺,而是针对李治去的,这可不行,道:“许圉师这人乃一介书生,不足为虑,此时不应节外生枝,我的意思是,将李义府给召回来。”

原本武媚娘已经放弃了李义府,希望李义府将她的阴暗面也带走,但是如今要对付韩艺,那李义府绝对是最佳人选,而且李义府对于她而言是非常忠心,接连遭受到背叛的武媚娘,她渐渐认为忠心大于一切,有本事但不忠心,这反而是一个大麻烦,故此,她又打算将李义府重新召回长安。

许敬宗听到这个名字,心里不禁咯噔一下,当年为李义府擦屁股擦得他也是身心俱疲呀,道:“皇后,李义府乃是陛下亲自贬走的,这。。。。。。。”

武媚娘笑道:“李义府被贬,并非是因为什么大事,只不过是因为‘大臣不睦’之罪,前些时候,陛下颁布赦令,他这的罪名当然也是免除,包括他儿子李洋罪名。而如今韩艺回家守孝,枢要机构本就缺人,中书省光凭刘祥道一人,只怕是难以应付,再加上这中书令一直悬着,只怕又会引起新得纷争,让李义府回来,便可消除这些隐患。”

条件也说了,这理由也说了,许敬宗当然知道该怎么做,拱手一礼道:“老臣明白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