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部分 (第1/4页)

李牧迅速做出了决定,“师部侦查科和三十一团为主,成立专案组,我亲自担任组长。侦查科长和方以诺同志担任副组长。专案组设在师部,你们马上开展工作。我去向师长政委汇报案情,一个小时后,专案组成员到这里集合。解散!”

“是!”

众人快速离去开始做各自负责的工作。侦办这种案件太多了,怎么弄都非常的清楚。一定程度上,武警边防和武警内卫,更多程度上,像是穿军装的警察。事实上,武警官兵的正式称呼是兵役警,服兵役的警察。从这方面来看,武装警察部队是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序列当中的。

而武警机动师,在很多人的认知里,概念相对模糊。事实上,根据驻地的实际情况,各个武警机动师的情况都有所不同。比如武警第三师,有直升机有步战车,装备大大超越了陆军的所有摩托化步兵部队,而有些武警机动师,装备方面是比不上陆军的摩托化步兵部队的。

李牧把案情向苏永武和郑凯韵集中作了汇报,两位主官完全同意李牧的做法,放手让李牧负责侦查。二百公斤的贩毒案件,其实说大不大,说小也绝对不小。碰上死亡三人以上的命案,这样的案子很多领导是看不上的。

这是李牧上任以来遇到的第一个大案子,李牧非常重视。他搞特种作战、新型部队建设、编制改革这些拿手,但是查案子,大姑娘上轿头一回。而未来,作为武警部队的领导,他一定会遇上更多案子。

打响第一炮,交出一个满意的答卷,证明自己这个从陆军过来的参谋长并非浪得虚名,同时尽快的搞掉这个随随便便就能运输二百公斤的制贩毒团伙,还人民群众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第1058章 摄制组

《军事记事》的专栏记者何日丽不顾劝阻跑到了李牧的办公室来找李牧,当头就是一句话:“首长,我要求对327专案进行全程的跟踪采访!”

站在那里整理着桌面上案情资料的李牧闻言抬头看过去,但见一个短发的穿没标示迷彩服的平胸姑娘站在门口那里,昂着洁白的脖子冲自己说话。

边上的王国庆说,“参座,我拦不住他。”

李牧摆摆手,指了指何日丽,“你是谁?”

何日丽一阵郁闷,摄制组到武警第三师已经一周了,敢情李大参谋长还不认识她。

“报告首长,我是军事记事记者何日丽,我们已经到你们这一个星期了。”何日丽说,碰上个大案子,下一期节目可就精彩多了,她当然的要极力要求对327专案进行跟踪采访。

李牧摇头,道,“不行。我们有执法记录仪,破案之后,我们会把相关的可以纰漏的画面和细节提供给你们。”

军事记事是全军最有影响力的纪实类节目,官兵们当中普遍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只要成了军事记事的主要采访对象,士兵能提干,干部能获得重点培养,部队可以收获更多的名气。

何日丽负责这个栏目三年多了,走南闯北,什么部队没去过,二炮这种战略部队她都深入过,到哪里不是受到部队首长的热烈欢迎,在官兵们心里的地位比大首长的都要高。

唯独到武警第三师来,师长政委采访了,顺利得很,唯独参谋长,约见好几次未能成功,故意躲着似的。这就让何日丽心里不爽快了,这种待遇简直是不敢想象。

“李参谋长,我们是ccav电视台的唯一军事纪实栏目,这么多年采访过很多部队,跟踪采访武警部队查案子是非常多的,从来没有哪支部队拒绝我们的采访。”何日丽据理力争。

李牧看着他的案情报告,抬了抬眼,说,“不是我的部队我管不着。”

何日丽瞪大了眼睛,她可没受过这样的冷遇,更没有遇到过拒绝的情况。如果是保密程度很高的部队或者任务,她自然不会提这样的要求。干了这么多年,什么该报道什么不能播出,她清楚得很。

气哼哼地跺了跺脚,何日丽转身快步离去。

王国庆走过来,低声说,“参座,她可能去找政委了。郑凯韵政委好像和她是熟人。”

“找就找吧,327案结案之前,不接受任何采访。”李牧打定了主意。

然而,没多久,何日丽就过来了,而且是郑凯韵带着她过来的。何日丽得意洋洋的站在那里,斜眼看着李牧。

李牧有些惊讶,连忙立正,“政委。”

郑凯韵指了指何日丽,直接对李牧说,“安排一下何记者跟踪采访327专案,具体情况,你把握。”

无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