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部分 (第1/4页)

没二话,直接开干,先打威力最大的。李牧还是尽可能的教刘书东进行操作,让他尽量体验所有的武器装备射击的感觉。

首先是一百二十毫米火箭发射器,部队里简称为幺二零,是炮兵连的两大装备之一。摩托化步兵部队步兵营下辖三个步兵连、一个炮兵连和一个机枪连。

炮兵连装备pf…98式120毫米反坦克火箭筒以及pp…87式82毫米迫击炮各六门,其中以幺二零的最为抢眼。这玩意儿发射破甲弹的时候,最大的破甲厚度达到了800毫米。

换言之,世界上绝大多数主战坦克的正面是抵挡不住幺二零的一炮的,更别说脆弱的侧面装甲了。

qjz…89式12。7毫米口径重机枪是机枪连的主力装备,高平两用,可以打飞机,低速飞行的飞机,比如直升机什么的。兵们通常简称它为重机。

战时编组时,炮兵连和机枪连都会被拆开加强到三个步兵连里去,另外还会加强携带喷火器的工化班,一些连队还会加强地炮部队,地炮这个称呼用了好几十年了,装备了单兵防空导弹的炮兵部队也被称为地炮部队。

说白了,部队编制改革之前,所谓的合成部队就是战时进行临时编组。这种方式的最大问题就是部队没有经过足够的合成化训练,那么多个单元组合起来,很难最大的发挥部队的战斗力。

因此当前上上下下都要谋取对编制进行改变。

李牧指导着刘书东把第一枚幺二零火箭弹打出去击中了目标山头发出巨大爆炸声的时候,刘华强驾车和一个以商务车为主的车队擦身而过。

红海救援摄制组一共二十多台各式车辆浩浩荡荡的开进了陆南训练基地……

第1255章 剧组进驻

车队浩浩荡荡进了基地,张世杰和孙才在机关楼前面欢迎摄制组。摄制组的来头相当大,是海军政治部背书的,参与拍摄的单位有国防军艺术制作中心,都是军字头的大单位。

关键在于,这次随摄制组过来的,还有出品人之一,韩平。这可是个大人物,掌管着电影行业的半壁江山。

张世杰和张世杰、孙才热情握手,“感谢感谢,张司令孙政委,非常感谢部队的支持!”

“韩总客气,我们也是奉命行事。”张世杰说。

一通客套,然后和导演工作组、演员们一起开个见面会。开会的时候,不断的有炮声和或急促或平缓的枪声从靶场那边传来过来,非常的清晰。引得那些演员们都忍不住扭头看向传来枪炮声的那边。见面会开得有些小尴尬,张世杰和孙才全程都是脸色难看,却又不能生气无法解释的样子,让会场尴尬又多了几分。

见面会差不多结束的时候,韩平接到一个电话,他走到外面去接,“局长,是我韩平。”

“小韩,你让我帮你打听的,我问了一些情况,对你也许有帮助。”局长说。

“您指示。”韩平说。

局长说,“红海救援的指挥员就在陆南特战训练基地当教官,你不是要去那里拍摄吗,正好,你直接找他,请他给你当个总指导。”

韩平顿时惊喜起来,下意识的四周张望,“在陆南特战训练基地?我听说他调海警部队去了,怎么会在这里。”

“具体情况我不太清楚。也门撤侨最重要的工作据说当年就是他具体负责前线的指挥,对你这个片子,我看是有很大帮助的,如果他愿意给你指导指导。”局长说。

韩平冷静下来,说,“局长,我估计很难请得动,您有什么办法?”

“我没办法,不能以行政命令要求,他可不是一般人。你只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了。”局长说,“就这,我还有个会。”

韩平放下手机,沉思了起来。

这是个大好事。想要拍摄出专业水准的影片来,故事情节是第一,真实性是第一,还有什么比亲历者的指导更重要,而且还是指挥官。这说明他不仅全程参与了撤侨,还知道许多,或者说制定行动方案的根本就是他。

但这也是一个非常有难度的事情。韩平通过关系多少是了解李牧这个人的情况的,他既然能打听到红海救援的前线指挥员是李牧,自然也就能打听到李牧的身份背景,以及这个人的性格。

据说此人对影视作品很不感冒,曾经多次拒绝重量级媒体的采访,至今都没有一篇关于他的报到,更别说在一部影片里担任战术指导。

韩平得庆幸自己亲自过来了,否则以导演、监制这些人的分量,根本请不动此人,他亲自出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