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1/4页)

这些信息均显示我国对G20峰会的重视,为力争更多国际话语权所做的努力,说明越来越强大的中国有能力在世界经济活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也应该凭借自己的实力在国际经济事务中拥有更多的发言权。

电子书 分享网站

金融危机带来金融新秩序萌芽

无疑,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俗称“金砖四国”)等新兴经济体在国际经济的地位,其经济增长趋势和幅度要远远超过美欧等发达经济体,因此,“金砖四国”在这G20峰会上格外引人瞩目。而且,作为“金砖四国”中经济最为看好的中国,在峰会召开之前,周小川的文章自然会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并且能掀起一波不小的浪潮,获得全球瞩目。

众所周知,这次百年不遇的经济危机中,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经济体中为数极少的几个亮点之一。我们庞大的美元外汇储备是稳定人心的一根定海神针,可与此同时,这笔钱的保值增值又作为一个巨大的困难摆在我们面前。近期,美国又开动机器大印钞票,世界舆论也是一片谴责之声。

尤其是,周小川呼吁建立超主权储备货币的言论,一石激起千层浪。周小川认为,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并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反映出了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和系统性风险。在由主权储备货币构成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下,对于储备货币发行国而言,国内货币政策目标与各国对储备货币的要求经常产生矛盾。他强调,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从而避免主权信用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内在缺陷,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理想目标。应特别考虑充分发挥SDR(特别提款权)的作用,SDR具有超主权储备货币的特征和潜力。

此言一出,好似竖起了一杆义旗,使那些早就受够了美元气的国家得到了一个发泄的机会。不但巴西等发展中国家,就连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这一向唯美国马首是瞻的国际组织也拍手叫好。这种形式下,难免让人想入非非,以为改天换地的时候终于来到了。可问题真的这么简单、美元就这么容易被替代吗?

美国总统奥巴马随即在白宫记者会上为美元辩护,称美元异常坚挺,尽管美国正处于艰难时期,但仍然深得投资者信任,因此,没必要设立新的全球货币。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和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伯南克日前也分别表示,不会放弃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

英国首相布朗随即附和说,周小川的建议不会成为G20金融峰会主要议题。欧盟其他成员也相继表态,一致反对设立超主权储备货币。对此,有人形容以中美交锋为“导火线”,一场世界货币战争已经悄然打响。

不过,对建立新世界通货这项“非常严肃”的提议,俄罗斯则提出了与中国类似的建议,希望世界货币基金组织能对新通货起到更大的作用,而不是把世界通货的稳定寄托在一个国家身上。俄方还表示,这一提议已获得巴西、印度和南非等主要新兴经济体的支持。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施蒂格利茨也认为,中国提出的超主权储备货币从长远来说是个好建议。

如此看来,如何改革现存国际货币体系展开的对话和协商开始注入实质性的内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斯特劳斯?卡恩的观点是:“中国方面提出探讨创造一种可以替代美元的新型国际储备货币的建议是合理的。”这或许意味着国际金融体系旧秩序将开始发生改变。

但这个美好的愿望就一定会实现吗?就让我们来了解下被大家寄予很高期望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第一,我们来看一看IMF的决策机制是怎样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衡量成员国投票权大小的因素大概有四个,包括国内生产总值、贸易开放程度、经济多样化程度以及外汇储备数量。这样算下来,拥有16%以上投票权的美国有绝对的否决权,这就决定了设立在华盛顿的IMF受制于美国的程度之大是不允许它采取如此大规模的行动去损害美元地位的。第二,IMF根本无法对全球流动性的供应进行配置,使之既不至于过量,也不至于过少。第三,IMF在不改造的情况下,根本难以取得对全球货币供给的控制权。第四,IMF无法合理配置全球货币供给。

诚然,美元一家独大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可是,从这种既有的国际货币体系之下美国依然可以攫取丰厚的利益,因而这也决定了它是不会心甘情愿拱手交出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头把交椅的地位的。单纯的一个呼吁,恐怕除了表达一个美好的愿望,并不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改革的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