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 (第1/4页)

中获取的东西都不一样,但事实上,我们都需要同样一件东西:和我们的伴侣亲近,并且享受他们的亲密陪伴。

只要感情上的联系存在,即使有不同的价值观,或经济条件不相配,其实也没什么关系,温暖的感觉能使人积极地展望未来。

在很多情况下,“无法调整的差异”变成离婚的理由。

问题的重点永远不在不同点的大小、多寡或性质。决定的因素在于,婚姻关系中的双方觉得这些差异重不重要,一旦认为差异是重要的,人们就会用差异的大小、多寡或性质来证明合不来的结论的正确性。

不相合的想法,会产生出合不来的感觉。历史上有无数极端不合却成功地结合的事例。许多婚姻在禁忌之下却仍然维持得很好,例如交战中酋长们的子女结下鸳盟,并且白首偕老;分别住在不同国家的夫妇,却享有充满了爱且长久的婚姻关系。

相合与否是心灵的感应,真正的相合是分享所有正面的、好的感觉,是享受和对方在一起的时光。

如果一对夫妇只盯着彼此的相异处,那么就会觉得他们的婚姻很糟糕。

使她们感觉不好的并不是他们的相异处,而是伴随着只注意双方差异这个行为而来的负面感觉。

过分地思来虑去、怀疑自己和没事找碴儿的行为,使得自己的眼光变得模糊不清,甚至会把风度翩翩的白马王子看成是丑陋不堪的蛤蟆,那么,他们的婚姻也就进入了危险状态。

假设有个太太说话的声音很大,意见又多,一天到晚打高尔夫球,又喜欢看些稀奇古怪的电影,但是她的先生并不讨厌这些个性,他会不会觉得和他的太太相合呢?当然会。

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所谓合得来、合不来的问题,全都是我们的脑子在作怪。

若非如此,世界上就不会有那么多情形各异的快乐夫妻了。

相合性是思想的产物,想像力的虚构品。如果认为某种个性是不相合的,我们就会从那个想法中得到负面的感觉,而这种负面的感觉,才是我们称为“不相合”的东西。

假如我们能够改变心态,开始感觉这些个性是正面的,或是无关紧要的,我们就又会觉得彼此十分合得来了。

其实,就本性而言,所有的人都是相合的,因为每个人都喜欢和别人在一起,不论从事的活动是什么。我们都曾经有过和朋友一起做件无聊的事,但是却玩得很愉快的经验,有同伴分享使我们能拥有愉悦的心情。

当然,这种自然的相合性,会被负面的想法和评判所扰乱。如果和一个人在一起的时候,却一直对那个人的生活或是为人持负面的想法,正面的感觉就会慢慢消失,关系中相合的感受就会逐渐减少。

只有当爱意消失的时候,我们所认为配偶应具有的条件才会变得重要。

事实上,条件的多寡和要求的强弱,正可作为关系幸福感的指标。

当我们感觉在婚姻里得不到想要的东西时,就可以知道,此时的亲密程度相当低落。

保持与配偶亲近,能够帮助我们得到想要的东西,例如良好的性关系或是物质上的奢侈品,因为亲密感会导致良好的合作关系。亲密感能把每个人好的一面引发出来,也能激励双方去注意对方所重视的事情,这样一来,要达到共同以及个人的目标就变得比较容易了。

◇欢◇迎◇访◇问◇虹◇桥◇书◇吧◇

婚姻中的包容

我们每个人都有与理想的情人完美结合的幻想,然后却发现我们的对方是一个独立的、独特的、有差异的人。

现代夫妇的另一难题是,当两个独立的人因为结婚走到一起时,要想找出双方的共同之处的确是个挑战。我们的前辈们结婚年龄较小,刚刚从中学或大学毕业,多数是一起走向成熟的。因此,总是以夫妇身份来一同决定生活的大事。

到了我们这一代人,结婚都比较晚,个人的独立意识都比较强,有许多在30、40、50岁结婚的人,都常常为他们的个性化而骄傲,他们认为自己很难放弃来之不易的独立生活的感觉和身份。所以,夫妻间的关系就容易出现更多的差异。

学会把两个独立生活、完全定型的成年人融合在一起,并在两个自我的融合中找到合理的平衡,这是一个比上一代人的婚姻更具挑战性的任务,实际生活中,没有可以参照的现成样板。

结婚时,我们很多人都暗自希望能和我们本质上相似的异性结合在一起,从而最终达到水仙花般的梦想。然而实际上,一旦我们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