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 (第1/4页)

是共产党员。”

昏暗的油灯一闪一闪,映照在小朱挂着血痕的脸上……

对小朱,徐海东是了解的。他记得,小朱刚十七岁就参加了红军,曾任皖西少共道委宣传部长,他聪明、单纯、能力很强、革命意志十分坚强,以往表现一直不错。他怎么会是反革命呢?徐海东站在门口暗自反问自己。他觉得不可能,几乎要发火了,但他尽量压抑着自己的冲动。

审讯人员对小朱拷打逼供不成,又要绑在凳子上用刑。

徐海东眼都红了,手一挥,命令道:“住手!”他不允许平时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好同志遭到自己人的如此折磨。

两个审讯人员见到副军长发了火,不知所措地看看政委。师政委示意他们先出去。

待两个审讯人员出去后,徐海东转身对师政委说:“这个同志我了解,他不是反革命!你看嘛,一点口供也没有!”

“你这就不懂了。真正的反革命,没有说实话的。不吐口供,更证明他是反革命坚决分子,不愿说出他们的组织来。”

“团政委、参谋长他们在哪?他们犯了什么罪?现在打仗正需要人手啊!”

“有人指控他们犯反革命罪,有的是‘第三党’、有的是‘AB团’,有的是‘改组派’等等。”师政委看着徐海东,冷冷一笑,“肃反是中央、省委的决定。我是省委常委,又是政治委员,肃反是我的事,你少管,不要过问!”

徐海东在师政委眼里只会领兵打仗,对政治一窍不通。前不久,九龙缠顶战斗中,第七十四师俘获敌人一百三十多人。徐海东让战士把他们押到期后方去。不料,路上碰到了这个政委,他下令把这些俘虏全都枪毙了。徐海东知道后,质问他为什么杀俘虏,他却把脸一沉,说:“不杀敌人,那还杀谁?留着他们,我们有限的粮食就更少了;放了他们,他们还会来打我们不杀干什么?!……”

夜已经很深了。徐海东怎么也想不通:像小朱那样的人会是反革命?他决定明天亲自去找省委书记和军首长谈谈自己的想法。可是天还没亮,他又接到命令,带一个团去截击敌人。三天之后,长远利益他返回时,听说特务连指导员小朱,还有二二○团政委、参谋长等四十九人全被枪决了。直到临终前,小朱他们还呼喊着“我不是反革命!”“共产党万岁!”“红军万岁!”的口号……

听到这些消息,徐海东潸然泪下。回想在东路游击时,前有敌人堵,是这个团去攻宾有敌人追,也是这个团去打。如今说排级以上干部都是反革命,就我徐海东一个不是反革命吗?恐怕我以后也不保险了。有的干部战士害怕被打成反革命,就溜了。我徐海东怎么办?拉出队伍,重新打游击去?不行,那样,对不起党和群众的期望。留下,能为革命打一仗是一仗,哪天被审,哪天再说吧!

徐海东越想越难过,两天来,他饭不思、茶不饮,两个眼泡都哭肿了,又怕别人看见,赶紧用热水敷。

活泼爱说的徐海东变得沉闷寡言了。

徐海东的心里,革命与反革命界限分明,但他挡不住“肃反”的进行。

他只能集中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围攻七里坪的残酷战斗中。

1933年5 月1 日。红二十五军军部。

五月的大别山郁郁葱葱,山花烂漫。逃难到山林之中的人们回来了,没有人烟的村庄又出现了生机,根据地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气了。山歌儿漫山唱起来了,唱红军的胜利,唱红军哥的勇猛作战,唱红军中有个老虎师长徐海东。

红二十五军军部设在老君山东段的龙王庙。

“叮当!叮当!”的马铃声由远而近,徐海东带着警卫员前来军部参加军事会议。

军部的会议开得紧张而又严肃,省委领导同志也参加了会议。

“同志们!”省委的这位负责同志说,“鄂豫皖苏区现在形势一片大好。通过郭家河、潘家河、杨泗寨等几次战斗,敌人缩在城镇里不敢伸头,敌人的围剿已经破产,我们红军在这次反围攻中取得了辉煌的胜利。省委决定,我们红二十五军的反攻计划是:第一步夺取七里坪、河口、黄安;第二步夺取新集和光(山)麻(城)交通线的中间地带,并把黄安和麻城的东北部地区和商城南部联成一片。最终把敌人从大别山赶出去,扩大我们的苏区。”

会场里的绝大部分人默不做声,静静地倾听着省委负责同志的讲话。虽然计划很宏伟,设想也很激动人心,但不像经常布置战斗那样,大家欢腾鼓舞。

“同志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