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部分 (第1/4页)

傅家桓鑫按蟮母锩�硕�恼�常�绻�挥懈锩�砺郏�挥欣�分�叮�挥卸杂谑导试硕�纳羁塘私猓��〉檬だ�遣豢赡艿摹�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不应当把他们的理论当作教条看持,而应当看作行动的指南。……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

会议休息。同志们三三两两,说笑不已。徐海东发现毛泽东和贺龙谈笑风生地在教堂大院内散步。他刚才听到毛泽东讲道“共产党员应该是英勇作战的模范”时,就决心上前线。此时,提出自己想法的机会到了。他三步并做两步,走到毛泽东和贺龙面前,未等他开口。毛泽东说:“海东,一块走走嘛!”毛泽东接着说:“中国有三部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水浒》、《红楼梦》,你们看过吗?”

徐海东没有答话,贺龙也没出声。

“谁要没看这三部小说,那就不算个中国人!”毛泽东边说边从兜里掏烟。

贺龙一听,嚷着:“没看过,没看过,反正,我不是外国人!”

贺龙出身贫寒,小时学种田、学裁缝、就是没学多少文化。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中国革命现现低潮,大批共产党员被杀害,全国党员总数一下子从六万多人减少到一万多人,贺龙却在此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南昌起义后,中央要派他到苏联学习,他说:“我中国字还认不全呢!学不了俄文,还是回家乡拉队伍吧!”他创建了湘鄂西革命根据地,被推举为红二方面军总指挥,现任一二○师师长,他哪有时间去看那大部头的古典小说呀!

毛泽东递给贺龙一根纸烟,贺龙说:“这个不顶用,还是用我的山炮吧(未经加工的农家火烟)!”说着掏出了枣木烟斗。

徐海东吸了口烟,问:“海东,你看过吗!”

徐海东从小就爱听大鼓书,刘关张“桃园三结义”;诸葛亮“火攻曹营”;梁山伯“一百单八将”,……都是《三国演义》、《水浒》里的故事,就没听说过什么《红楼梦》。

“《三国演义》、《水浒》我知道一些,就是不知道《红楼梦》是个啥哩?”徐海东有些不自然地说。

“那,你算半个中国人!”毛泽东笑着说。

“革命胜利了,我一定把这三部书背下来!不过,现在我想上前线!”徐海东用征求的目光看着毛泽东,希望他有个满意的答复。

他失望了,毛泽东没有答应他上前线。但考虑到徐海东身体有所好转,对他又提出进马列学院学习的要求,就同意了。

子夜。徐海东住处。

徐海东因病受到特殊照顾,住两间窑洞。一个在隔墙中间开的小门把两孔窑沟通,形成了一个套间,外间是客厅兼餐厅,里间是卧室,以前兼病房,现在改为书房。墙壁用石灰水粉刷得白白的,屋内方桌、长凳及各种用具放得井然有序,一尘不染。

卧室里有两张床,土布花格被子,叠得整整齐齐。窗前用碎砖块搭起一块木板,算是书桌,上面除了文件外,又增添了几本线装的马列学院的教材:《中国近代史》、《共产党宣言》、《政治经济学》和毛泽东的《论持久战》、《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等。

徐海东还在聚精会神地往书上写写画画。

“睡觉吧?已十二点啦!”身体有孕的妻子周东屏担心徐海东是这样整夜学习,身体吃不住。

徐海东扭过头来说:“平时打仗没时间看书学习,现在又有书,又有教师,为了将来更好地领兵打仗,我现在要抓紧时间学习呀!毛主席、周副主席、朱总司令他们都是因为文化水平高,才会有高超的战略战术,打仗才不会败!你能帮我搞到〈红楼梦〉吗?”

“那是写才子佳人,小姐丫鬟的事,你还有那份闲心?”周东屏用异样的目光看着徐海东说。

“瞎扯,毛主席说那是一部写封建社会没落的名著哩!”徐海东走到床边,望着娇妻说,“你看过?”

“我只是当红军以后才学些字,我的文化水平,比那灯里的油还少。讲革命道理的书还来不及看,哪有工夫看那?”周东屏从小当童养媳,参加红军后,先是在被服厂,后又当了护士,战争年代,没有时间看更多的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