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部分 (第1/4页)

�总之,徐海东在指挥红军进行大规模的反“围剿”作战中,所表现出的高超军事指挥艺术和他所创立的、并被斗争实践一再证明是正确的战略战术,成为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是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我们纪念他诞辰100 周年,就是要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的传统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加强我军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永远保证“打的赢”和“不变质”,更好地完成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赋予的各项任务。�徐海东的“三问” 姜少勇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叱咤风云的徐海东大将,为革命事业累垮了身子,长期住院疗养。每逢有同志前去看望,他总是念念不忘地要询问人家三个问题:一是政治上犯错误了没有?二是经济上贪污了没有?三是同老婆离婚了没有?这在一般人看来,似乎有点超乎常情,不尽人情,老战友、老朋友、老部下相见,怎么也要留点面子,讲点客套,板着面孔提“三问”,是不是太有点不近人情了?但是通过这开门见山,同时也是切中要害的“三问”,我们分明看到了这位老将军对革命、对人民、对同志的拳拳心、浓浓情、深深爱……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尽管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徐海东大将的“三问”于今仍有很强的教育警示意义。政治上犯错误了没有,这可是一个大是大非的重大原则问题,是一个政治态度鲜明不鲜明、政治头脑清醒不清醒、政治立场坚定不坚定的核心问题。如果说人的一生不可避免地要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的话,那么无论如何不能犯政治错误。道理很简单,政治上不坚定,就必然导致政治信仰的丧失,政治原则的放弃,政治纪律的违背,就会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无可挽回的巨大损失,这绝非儿戏。再说这经济上贪污了没有。无数事实表明,经济问题从来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个人之所心头变昏,眼变花,嘴变馋,手变长,心变黑,则往往是从贪占开始的。同老婆离婚了没有,似乎有干涉人家婚姻家庭生活之嫌。其实,老同志们都知道,50年代,曾一度出现了部队军官离婚的风潮,他们当官了,掌权了,神气了,于是瞧不起“土里土气”的妻子了。这种在特定的环境下出现的不良现象曾严重影响了人民军队的形象与威望。因此,“同老婆离婚了没有”实际上就是成为能否过好“美人关”的代名词,是检验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品质的“晴雨表”。

如今时代不同了,但如何过好政治关、金钱关、美女关,仍然是摆在每个党员领导干部面前的严肃课题。近年来,陈希同、王宝森、孟庆平、胡长清、成克杰等一批高官的纷纷落马,都是因为没有过好这三个“关口”而失足成为历史的罪人。而要过好三关,就必须要真正像徐海东大将所期望的那样:革命胜利了,当思来之不易,永不脱离群众,永远艰苦奋斗,永葆政治本色。以自己的模范言行,扎实做好“三讲”的表率,积极实践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共产党员要做“三个代表”的要求?

海东同志在病中 黄岩每当忆起与海东同志朝夕相处的日子,许多感人肺腑的往事历历在目。

那是一九三二年的一天,中国工农红军在安徽叶集召开了红军占领正阳关的庆功会上,红四方面军的负责人把我介绍给徐海东同志。他给我的第一个印象是高大魁梧的身材,两道浓眉下有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讲起话来,一口湖北口音,但铿锵有力,非常生动。看起来只有二十来岁,可已经是一位身经百战的红军师长了。我早已慕名这位打仗勇敢、使敌人闻风丧胆的红军指挥员,今天看到他,心里格外高兴,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以后,我又陆续和海东同志见过几次面,印象最深,时间最长的一次,是在一九三九年十二月下旬。当时,日寇由南京、明光、蚌埠等地出动二千余人向津浦路西、周家岗、大马厂、古河等地扫荡。驻古河的桂顽专员及其部队闻讯而逃。而我新四军四支队在徐海东同志的亲自指挥下,于周家岗、玉屏山等地与敌人进行了三天三夜的激战。敌人死伤一百六十余名,俘敌三名,敌人被迫仓皇而逃。这是我军在皖东首次反扫荡中取得的重大胜利。这次胜利大大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日的信心,打破了所谓新四军“游而不击”的反动宣传。由于紧张的战斗使海东同志疲劳过度,旧病复发,肺部大出血,使这位意志坚强的人不得不暂时离开战斗部队。新四军军部决定他到安徽藕塘一带疗养,由团长程启文同志率一加强营保护他的安全,并配给他一个卫生所。就这样,海东同志化名“李副官”来到了藕塘一带,我当时是新四军四分区政委,我们的部队常在这一带活动,所以和海东同志见面机会较多。海东同志虽在病中,但他总想为党为人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