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部分 (第1/4页)

好在领地的强盛和富裕在龙脊部族中慢慢传开了,除了血耳部族这类离领地很近的部族,较远处的部族也听闻了领地的名声,在领地各种手段的使用之下,周边向龙脊部族们开放的贸易站一直在增加着各族人流量,现在每天都有若干龙脊土著带着各种物品来到用木头围栏圈建的贸易站,换取领地出产的各种食物、布匹、工具等等,而龙脊土著们带来的交易中,劳力也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第一百九十三章 双边贸易

龙脊部族前来交易的劳力有两种,一种是部族内成员,这些成员大多因为伤残病痛等原因,没办法进行狩猎等部族活动,知道领地能够依靠“做工”来挣得粮食等物资而来,还有一种则是战败的部族俘虏。

龙脊部族之间的争斗极为频繁,争夺土地和粮食是常有的事情,还有抢夺对方人口,作为祭祀神灵的祭品等等,搏杀极为惨烈,以前没有领地在侧,往往会将俘虏全部杀掉,现在已经算是好多了,拿他们来换物资。

领地对这类俘虏当然是有多少要多少,至于某些部族尝到甜头,会不会掀起更多的部族间腥风血雨,却是另外一回事了——不隶属领地的龙脊部族之间自己残杀,关领地鸟事?

所以,战俘、奴隶等等“商品”,就成了龙脊部族最重要的出手货物之一,而领地的交易也往往很令龙脊部族满意,结果就是,领地名声越传越远,来的龙脊部族越来越多,而领地方面也乘机提出了更多领地发展所需要的物品交易需求,愈发丰富了交易物品内容,在领地主动通告各个部族提高交易量后,贸易站的生意更是频繁。

新“香港”便是这样一个建立了贸易站的繁华榷场城镇,坐落在领地西部文明地区和蛮荒地区交界处,林中河流边上的城镇能够有效利用便捷的水路交通,位置的险要又是领地在此地的重要军事防御节点。

在领地通报了交易各族加大交易量后,近几日贸易站内真是天天人满为患,各种花里胡哨装束的土著们带着货物在游荡,有些会做生意的还扯着嗓子叫卖,显得非常热闹而平和,四周的角楼里则站着领地的哨兵,这些哨兵却是大多为龙脊部族的归化土著,部族新军并不是什么人都往里面塞的,很多不怎么合格的会被淘汰出来,充实一些地方守卫,香港这边由于太过边陲,汉军和领民数量着实有限,到是部族兵占了大头。

不过,这些部族兵是以另一种骄傲的主人翁姿态负责整个交易站的日常安全的,尝试过文明生活的他们,是不大看得起那些还处于“原始社会”阶段的其他部族的,想及自己的家人在领地内享受着比交易品更精美的生活用品,他们看向那些部族土著的眼神就会充满优越感。

也是,贸易站的交易红红火火,可大多是一些做工较为粗糙,以结实耐用为主的简单工业品,比如铁锹、铁铲、镰刀、推车等等,外带一些粗布成衣、大量食品等等,对于经过不知多少年月的文明发展,却还在茹毛饮血的龙脊土著们来说,这些粗制品就很开眼界了,而经历过领地生活的部族兵们却是好米白面吃过,精美用具用过,满是美感的各种文明物品看过的。

只是这些部族兵还不能明白,领地让这些粗制品被大量流入龙脊部族,而不是那些精美物品,却是有着更深考量的。

有了这些东西,以后可以更加刺激和方便龙脊土著们前来贸易,并且能够有效增产龙脊部族的某些矿石、作物,用不了多久,更多的龙脊土著会用领地出产的那些工具,挖到更多矿石,采集更多魔法植物,推着带轮子交通工具,将领地需要的物资大量带来。

这也是领地变相在增加人手,帮助开采资源的一种投资。

随着冶炼工厂和锻造工厂等新文明建筑的建成,以及水泥、砖石等建材的使用量剧增,矿产资源产量问题愈发严重,虽然在大量吸纳龙脊部族劳工进行作业,却由于面临战争危险而逐渐将领民从采矿等低技术水平工作中抽离成军,使得矿石等增产有限,而从龙脊部族招收人手需要时间,还需要进行一些培训,更是有一些不适合做工的土著还得打发走,能有效使用的劳力无法达到弥补领地劳力缺口的地步,这迫使了领地采用迂回方法,加大对龙脊部族劳力的使用率。

这种方法也证明是有效的,通过周边最具竞争力的交易品,极大增加了领地在龙脊部族间的影响力,而售出的各种工具,又将把这些影响力以加速度的方式扩散到更远的地方,前几日,就有一批来自更西北方的龙脊部族交易队伍到来,大量携带的优质矿石甚至把香港交易站的仓库装满了,而数百名战俘和奴隶更是开办榷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