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第1/4页)

�臁!〉缱邮椤》窒硗��

第五章:处分期间

第五章、处分期间

结束了十五天的拘留,王国成回到矿里又受到了留矿察看和留党察看二年的处分。这一来,本来就在低水平线上勉强维持的家庭如今更是雪上加霜了。每天一块二角钱的生活费,加上媳妇看水泵的工资,一个月还不到一百元,满打满算将够两个孩子上学的花费。哪里还有钱去买那议价粮和议价煤。王国成这回可真是感到山穷水尽了。实在没有别的办法,他只好打算让女儿王翠萍辍学。

对王国成来说,苦日子他早就过惯了。他过去当“狗崽子”时所遭受的屈辱和痛苦,使他炼就了承受灾难和打击的韧性力。他坚信“身正不怕影子斜”,他可以用以后的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是个称职的工人。一名称职的共产党员。但是,由于自己的原因而使女儿辍学,这可是要耽误孩子的一辈子呀。做父亲的王国成感到了他不是个称职的父亲,他觉得对不起女儿,他不知到该怎么对女儿说这件事情,他左右为难,张不开这个嘴。

女儿翠萍天资聪颖。从上小学起到现在,成绩一直在班上处于领先地位。也许是受了父亲的影响,她也逐渐养成了自学的习惯。对课本中老师还没讲到的新课,她总要超前自学。所有课本中的练习题她都百分之百地把它做完,决不局限于老师所留的作业。特别是上初中以后住校过集体生活,她除了睡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她有自己的理想,她的奋斗目标是北京师范大学。她决心要成为一名出色的人民教师,她确信当教师是最崇高的职业。

还记得刚上小学的时候,父亲那时在大队的学校当代课老师。那时的父亲是她家那个小山沟里最受欢迎的人。逢年过节,乡亲们总是争抢着把父亲请到家里做客,要不就把做好的糍粑,新摘的龙眼,沙田柚什么的往家里送。父亲当老师的第二年就被评为县里的模范教师,大年初一乡里的书记还领着人到家里来慰问。那时的父亲多受人尊敬呀!她真不明白父亲为什么要离开学校,离开教师那个神圣的岗位。干吗非得要到这矿山来,弄得一家人买什么都得花议价,还处处被人瞧不起。同是矿山的职工家属,农村户口的就象是下眼皮,三孙子。她想等自己大学毕了业,就还回原来那个山沟里去当一辈子老师。

“萍儿,爸真是对不起你。。。。。。”再难说出口的话毕竟还得说,王国成十分艰难地张开了嘴。但他一句话没说完就说不下去了他把脸扭向别处,偷着抬起胳膊用衣袖擦了擦眼眶里涌出的泪水,却觉得眼前更是一片模糊不清。此刻的他心如刀搅一般,无言以对自己的女儿。

王翠萍已经知道了父亲受处分的事情。家庭环境的艰难,使这个才十五岁的孩子过早地成熟。她酷爱学习,有着刻意的追求。但她更疼爱她的父亲,也了解父亲。父亲是个坚强的人,从来不会因为自己受到委屈而落泪。可他最难忍受孩子受到委屈而爱莫能助。这会让他在感情上受不了。王翠萍明白父亲要对她说什么,她努力装出不怎么在意的样子安慰父亲说:

“爸,你也不用难过。我就算休学一年半载地,课程也拉不下。以后条件好了再去复课。再说,我在家里还可以自学呀,你不也是靠自学到大专毕业的吗!”

女儿这种顽强的意志当然要得到鼓励。但这怎么能拿她和自己的环境相提并论呢?毕竟是两个不同的时代,过去是那些欺世盗名的家伙要搞穷社会主义窝里斗,不让你学习。鼓吹“知识越多越反动”。现在经过了拨乱反正,国家要建设四个现代化,需要人才,需要科学文化知识。自己却连供孩子上学读书的事情都做不到,还谈什么肩负起时代的使命和历史的重任?自学成才,那只不过是一种不得已而采取的补救措施罢了。而且自学的路是何等的艰难,只有自学者自己才能品出其中的苦辣酸甜。国家推出了自学考试制度,使许多没有条件

25。

走进高等学府的自学者领到了一张学历证明。可那就能代表科学文化知识吗?王国成为了拿到一张这样的学历证明,差点儿累得吐血!结果呢,在机关里工作五年多,始终还是个以工代干的四不象,名不正言不顺。如今还只是不能享受同等学历干部的知识分子待遇,恐怕将来连找分适合所学专业的饭碗都相当困难。正规学历都还安排不下,何况你这被认为是“旁门左道”一类的自学学历呢。中国的封建社会历史有好几千年,一贯讲求正统。现在社会生活的竞争越是激烈,独具优势的人们越是不会轻易放弃手里这根救命稻草。王国成越是体会到这一点,就越是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