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1/4页)

紧缺时说不定能换十块肥皂。如果货币换不了多少东西,那么货币就不值钱,可能十根香烟才能换一块肥皂。所以,《管子》同时告诉我们:“时货不遂,金玉虽多,谓之贫国也。”假设一个国家只有一个苹果的货物和十万两黄金的货币,那么这个苹果的价格就是十万两黄金。《管子》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如果没有现货,只有一堆金银珠宝,那么也是穷光蛋一个,因为你翻来覆去,再怎么测算,你的国家还是只有一个苹果而已。

***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货币(钱),其实就是用来体现国家财富的测量工具而已。因此,要想知道一个国家的货币究竟价值几何,我们首先要知道这个国家的财富到底有多少。遗憾的是,大多数时候,我们都不太清楚具体手中或虚拟的货币,到底有多少价值,能换来多少东西。统计货币和价值,在雅浦岛不是难事,毕竟小岛一共才一百平方公里的面积,有多少巨石一目了然;有多少资产这个问题虽然统计起来相对要麻烦许多,但真的用心去做,也花不了多长时间。这样一来,“巨石币”在当地价值多少就不难估算了。

但雅浦岛的面积不过北京通州区的十分之一。在960万平方公里统计货币和价值,不可能做到精益求精,甚至能够有个大概都已经很了不起了。因此,在估算大多数货币的时候,我们不知道一个货币单位的背后,究竟有多少资产在支撑着它,能换来多少东西。

00在过去的美国,拿着一美元去银行,真的能换出相应价值的金子来,所以美元也被叫做美金,因为拿着美元真的就好像拿着金子一样(后面会有详述)。因此,当时的人们说,一美元背后是相应价值的黄金在支撑着它。但黄金背后呢?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如果美国有十万两黄金和一个苹果,那么苹果的价格就是十万两黄金一个。但如果有两个苹果,其价格就会减半。由于我们不知道美国具体有多少苹果,因此即使给你了黄金,你拿着它能换来多少东西也不得而知。

但是,由于你相信拿着美元、拿着黄金能从美国换大量好的玩意儿,所以你承认美元和黄金的价值。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任何货币背后,支撑它的其实不过是信任而已。信则有,不信则无。你相信拿着货币能够换来东西,那么它就值钱,不论这个货币是美元、黄金,还是巨石。大家说乱世黄金,就是因为深信黄金到了任何时候都可以换来东西。大家相信美元,是因为美国是当时世界最大的经济体,而作为美国政府发行的法定货币,美元上白纸黑字地印着:“这张纸币是合法货币,可用作支付所有公众及私人债务。”因此,大家都相信,只要拿着这张纸,就能在美国换到东西。

但如果没有这种信任,黄金和美元都是一文不值。今天,大多数投资者都认为美元最靠谱,但有趣的是,在19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美国政府自己都不接受自己印的纸币,在别人还债或纳税时要求其必须支付黄金。因此,今天美元的价值,不仅来自于美国的国力,更多的是来自于大家对其的信任。

所以我们可以说,任何一种货币的价值,其实都包含着两种因素:它所能换取的东西的价值,以及大家对它的信任程度。一个国家如果东西多,而且值得信任,那么这个国家的货币价值就高;如果一个国家一贫如洗或者不可信赖,那么这个国家的货币价值就低。而汇率也就是任何两种货币中,换取东西以及信任度这两个因素的比率。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汇率战争 第三章(1)

现在我们知道汇率是两种货币的比率,也知道货币所代表的是换取东西的价值以及信任度,我们就能知道为什么即使有“巨石币”,其汇率也不会高了:雅浦岛其实不盛产钻石,也不盛产其他大家认为值钱的东西。而且雅浦岛名不见经传,全部人口才6300人,可能还没中国一个小区人多。这么一分析,除了搬不走以外,“巨石币”不能全球流通,是有实际的原因的。

我们换取外币,其实只有两个目的:获得财富(价值的东西)以及安全感(信任度)。获取财富的手段为两种:贸易和投资。假设雅浦岛的“巨石币”可以买来便宜的钻石,那么我们就愿意用手中的人民币去换“巨石币”,然后用“巨石币”去换钻石,这其实相当于我们要先用人民币买“巨石币”,再用“巨石币”买钻石;而对方接受人民币,也是为了要买中国生产的货物,因此人民币与“巨石币”的交换,等于促成了雅浦人和中国人的贸易,双方各取所需。

还有一种获取财富的手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