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 (第1/4页)

来到邯郸的苏秦,对赵肃侯展开游说:“秦国国力与日增强,在陕西之地觊觎东方已久,进出中原之野心从未断过。秦国企图以各个击破方法,逐一制服诸国。然而,秦国再强,也敌不过六国联合的力量。倘若分开比较,一旦秦、魏两国交战,秦将获胜是显而易见的。若秦、韩交战,土地狭小的韩当然也不是对手。若秦、齐交战,齐兵必然打不过秦兵。要是秦、赵交战,我不得不说,在秦手下将持续不到一天……我这是就事论事,请恕我直说……由于秦国意图将诸国逐一击破,因此,防备秦国唯有诸国合并一途。要做到这一点,第一阶段以互为毗邻且尚未相当友好之赵、燕两国结盟,最为理想。赵、燕一旦结盟后,秦国无论怎么强大,也不敢忽视两国联手的势力。”

万事以起头最为重要。苏秦鼓起三寸不烂之舌,却也是头头是道。

“说的也是。”赵肃侯颔首道,“你说,我的赵国只要和燕国结盟,就绝不会受到秦国攻打,这件事你敢保证吗?”

“我敢保证!”苏秦斩钉截铁地说。

遇到这类事情时,虽然没有充分之把握,嘴巴还是要说绝对肯定的话——这一点苏秦曾经受教于鬼谷先生。

赵、燕两国结盟,是否绝对能够防范秦国的侵略?凭良心说,苏秦认为可能性只有一半。

站在发动攻势的秦国立场而言,赵的后方有燕,战线将因此加长是事实。但,攻打敌地不一定要攻打到底,持续到一个阶段之后,大可随时率兵折返。

倘若中原之国是与楚结盟,秦攻打东方之际,就会有受南方楚国袭击之虞。

事实上,有可能采取夹击态势之两国结盟,对秦而言,确实较具威胁性,但像赵与燕这种在同方位一直线上的两国攻守同盟,并不值得畏惧。

秦终于发兵攻魏。

位于赵之西邻的魏,当然敌不过新兴势力秦。

“老天爷保佑!希望秦国不要攻打赵国!”苏秦在心里向上苍如此祷告。

赵、燕两国结盟后,秦绝不敢对赵出手——他对赵王保证过这一点。

倘若秦趁攻魏之便,继续东进而入侵赵,苏秦就等于向赵王撒了一次谎。

苏秦赶紧以向鬼谷先生习得的汇集情报方法,探查秦国中央之意向。

综合了一些情报,他发现秦国的计划似乎是征服魏国后,继续挥军东征。

魏国之败讯频传——苏秦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现在如何是好呢!?

每次遇到棘手问题,他第一个想起的是鬼谷先生。

我还是回去向老师请教吧!于是他立刻由邯郸赶赴洛阳之南。当时鬼谷先生滞留在河南。

鬼谷先生开设的学塾景象依旧,倒是苏秦本身变了模样。现在的他已非一介贫穷书生,而是身兼赵、燕两国宰相的重要人物。只是,他的脸上一点也没有得意之色。

这是因为他一心恐惧赵被秦国攻打的缘故。

“你没有变嘛!”苏秦对一名旧识学生打招呼。

“这是因为学塾和外界完全隔离的关系吧?”这名学生回答。

“张仪是不是还在担任代课工作呢?”苏秦想起才华超出自己的同窗张仪,问道。

“不,张老师一年前就离开学塾了。”

“哦!那学塾不是没有好老师了吗?”

“不。”这名学生摇了摇头。

“这不是很糟糕吗?招募新生会不会因此而受影响呢?”

“现在由鬼谷先生亲自授课,所以不受影响。”

“唔,那太好啦!老师老而弥坚,这是好现象。”

倘若老师已经耄耋,那这一趟前来求助将是白跑。亲自授课表示健康情形良好才是。

苏秦进到里面,见了鬼谷先生。

老师年迈矣!这是他得到的第一印象。

“虽然我岁数已大,但脑筋还是清楚得很,你放心吧!”鬼谷先生说。

“我很高兴看到老师身体健康。”

《春秋战国——戈马钟鼓杀与盟》第三部分(15)

“张仪离开后,我不得不亲自授课。刚刚上了一堂天文课,搞得我喉咙都哑了。”

“老师太辛苦了。”

老人家此刻说话的声音的确有些喑哑。他的腰弯得比以前更厉害,看起来苍老许多。

“秦攻打魏之后的动向如何,实在令人担忧。”鬼谷先生一语道破了苏秦的来意。

虽然已入耄耋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