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 (第1/4页)

烦��居��⑹沟贸����映@潜钒茏摺U獬闪宋饩��搅�さ脑�颉�

“楚军连战连败,完全是靠王弟奋战的结果。”

听到这句话时,阖闾悻悻然说道:“幸亏打赢,实际上,那是违背命令之行为。弄不好反会成为我们大败的原因。难道能把战争当做赌博吗?没有胜算而动,只能算是赢了一场赌博,这样的人有什么功劳可言呢?”

阖闾不屑地说完,又说:“本来该以违反军令之罪处置,且饶恕他一次。”

这件事情传到夫概的耳朵里。夫概当然十分不悦。他现在明白兄王的确讨厌他,也以戒心对待他。好!既然如此,那就走着瞧!夫概开始耐心等待机会。

干脆由我来取而代之吧!连连胜利,使他信心十足,夫概最后有了这个念头。

于稷地之败战,使得夫概决定采取行动。

夫概悄悄脱离战线,率军回国自立为王。

夫概回国称王!接到消息时,阖闾怒不可遏地叫起来:“这个趁火打劫的混账东西!”

他遂立即率领全军归国。

夫概犯的是过分自信的毛病。过去之所以屡战屡胜,完全是大国“吴”之国威使然,而他却误以为是靠一己的力量。被有“吴”国威做后盾的兄王军队攻打时,他一下子就溃不成军,没命地逃亡。

讽刺的是,夫概亡命的地方竟是他过去交战的楚国。楚国不但接纳他,更给他堂谿之地当领地。

回国后,阖闾又出兵攻楚,由于前车之鉴,所以这回没有亲自出征,而改派太子夫差率军。

在河中换乘另一艘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何况是在急流处!船身这时候一定会大大摇晃。不过,摇晃总比翻船或掉落水中好。

换船之事不可突然决定,一定要作妥善准备。

复仇魔鬼以鞭打平王尸体、蹂躏楚国国土达成其目的。一般的情形是,复仇心愈强烈,达到目的后的空虚感愈难压抑。而伍子胥却是早已有所准备的。

他由以复仇为名的船,轻快地改搭以权力欲望为名的另一艘船。

换乘后的情形和先前没什么两样,同样以执著态度面对一切。

从这个时候起,吴所面对的敌人,已由楚转为越。

吴王阖闾绝不饶恕于自己出征楚国之际,曾经对吴国加以侵扰的越国。

“越国算什么东西!”阖闾气愤不已。

越国只是海滨一落后小国。不过,今日之越已非昨日之越。在名臣范蠡的努力革兴之下,越国已成长到能与近邻强国吴互斗而平分秋色的程度了。

国境纷争性质的局部战争屡见不鲜,至于大规模作战,吴国也不敢轻易向越国发动。

阖闾即位后第十九年(公元前496年),吴终于抓到伐越之机会。

因为越王允常去世,其子勾践继位。

“允常并非只有勾践一个儿子,勾践一定不是顺利继位的。越国政局正在动荡,这不正是发动攻击最好的机会吗?”

做此判断的阖闾,发布了动员令。

()

“大王不要忘记越国有范蠡。”伍子胥说。

虽然知道越是强劲对手,不过,阖闾内心多少还是瞧不起对方的。

——越不过是拥有全身刺青之渔夫军队,一个落后小国罢了!

蔑视常会引起大意。伍子胥就是担心这一点,所以对阖闾有所提醒。

“我知道。”虽然阖闾如此回答,但吴军将士却没有一扫蔑视越国之气氛。

这次的吴越战争,战场是一个叫做槜李的地方。这个地方位在太湖与杭州湾中间,是现在的浙江省嘉兴附近。

对峙的两军,始终分不出胜负。

“不可能打不赢这样的敌人!”

吴国参谋群颇为费解。

原本准备一鼓作气攻到越都会稽,却在途中受到越军迎击,这已是意外之事。而且越军的强劲也超乎想象。

《春秋战国——戈马钟鼓杀与盟》第二部分(11)

“我们和楚国交战多年,士兵都是经过战争洗礼的啊!”

部分将领十分讶异。

与楚交战多年,的确有益于士兵之实战训练,但国家综合性战力因而低落,也是事实。

吴越两军兵力在伯仲之间,士气也不分上下。只是,比起越军,吴军较缺乏谦虚态度。

为何打不赢这样的敌人呢?这份讶异,本身就证明在态度上欠缺谦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