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部分 (第1/4页)

她作势要起身离开,老板拉住她:“小妹妹,看你这么识货,我也想给花瓶找个好主人,这样,我再退一步,一千,一千怎么样?!”

孟真依然摇头,虽然里面的泥土让她很舒服,但是她不叫肥羊,不想被人宰。这花瓶横看竖看都不像古玩,就她估摸也就值二三百吧。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孟真以二百块钱拿下这个据说是明代墓里出土的青花瓷。

回到宾馆,孟真先闪进庄园,她非常想知道花瓶的土里埋了什么东西。

她把买给家人的东西都放在木屋里,然后席地坐在木屋的地板上,把花瓶里的土一股脑的都倒出来。

“咦,这是什么?”

摊开泥土,她用手小心的把土坷垃拍平,在泥土中有几粒像莲子一样的种子。

“难道是莲子?”

晕,她花二百块钱就买了几粒莲花种子吗?

唉,既然买了就种吧,她认命的拿起几粒种子,把它们随意的种在小河的浅滩处。还以为自己有了异能呢,结果——

孟真自嘲的笑了笑,真是小说看多了,世上即使真的有“天眼”,所有的好事也不能都让她一个人碰上呀。

还好,这个瓶子倒也不错,洗干净了,可以当花瓶。孟阿Q自我安慰着……

|lyg021手打,转载请注明|

幸福是什么 第二十六章 驴友

在北京呆了两天,去赵娜家看了看,给她留了一些庄园的蔬菜和水果,然后补充了一些日用品和实物,孟真继续她的流浪之旅。

从市区出来,上了高速,她的下一站内蒙古。

天苍苍,野茫茫,走进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孟真发现以前真的太闭塞了,整天呆在一个小小的空间里,呆得久了思想也被禁锢了。品尝过当地的名吃,购买了很多有民族特色的纪念品,孟真又开始了下一个城市。

她的主方向是一路向南,按照提前规定好的路线,喜欢的城市就呆两天,不喜欢的看看当地的名胜后就当天离开。

有时,她要经常给工作室和饭店发货,也会绕道刻意找一些交通比较便利的中心城市。

这天她来到西安,找到路路通物流在西安的分公司,把提前准备好的水果和蔬菜都仔细包装好,发回泉城。因为王志行的关系,她在路路通也算是老客户,运费什么的都可以按最优惠的价格,这样也就减少了一部分的开支。

最初她决定要出行的时候,李四海一直担心蔬菜会供应不上,现在的四海饭庄完全都是靠“绝味”支撑着门面,如果一旦蔬菜断顿了,后果非常严重。孟真也考虑过供货的问题,还好现在物流很发达,而且路路通也是全国性质的物流,在全国各省的主要城市都有分点,发货什么的比较方便。

“嗳,放心吧,李大哥,最新鲜的蔬菜已经发货了,估计明天就能到省城。嗯嗯,我都和这里的工作人员说好了,请他们务必在上午就把货物送到,嗳,放心哈!”

孟真发完货,又打了一个电话给他,请他放心。

在这里溜达了一天,吃了吃当地的小吃,在加油站加好油,孟真又继续上路。她也不知道是不是职业病,她每到一个城市,会先去看看当地的珍稀花木,至于建筑、古迹反而没有太大的兴趣。

在高速的缴费处,前面的车辆比较多,孟真就给家里打了个电话,告诉他们自己目前的位置。她一个人外出,老爸本来就担心,她出来的时候便向老爸下了保证:每到一个新的地方,一定会第一时间给家里报平安。

“朋友,你是S省的?!”

刚打电话的时候,孟真觉得车子里有点闷,就打开车窗,她的声音也断断续续地传到车外,旁边车子里有人迟疑地问道。

“嗯?”她回过头,一看是两个三十岁左右的女人,都是休闲服装扮,半旧的白色切诺基上捆着户外的装备,一副旅行者的典型打扮。

“对呀,我是泉城的。你们是?”听口音有点像胶东的,她们大学时有一位同学就是烟台人,所以,对胶东话还是能分辨出来。

“呵呵,老乡呀,我们是烟台的。小妹,你这是去哪里?”

前面的路况貌似还需要等一段时间,旁边的人一看孟真的样子也像是自驾游的驴友,而且又同是S省的女性朋友,便有了聊天的兴致。

“呵呵,我下一站去四川,想去九寨沟看看!”孟真听到熟悉的口音也很开心,便随口说道,“你们呢?”

“我们呀,呵呵,我们去西藏。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