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部分 (第1/4页)

眼看长剑就要刺穿了他的咽喉;就在这时;利箭陡然破空而来;速度那般快;几乎要在半空中擦出火花来;尖锐的厉响陡然响起;楚乔手腕一阵火辣的酥麻;长剑偏离;死死的插在雪里;只在程远的脖子上划出一道鲜红的血痕。

“殿下!殿下救我!”

楚乔双目几乎喷出火来;一把拔出剑又再刺去;然而利剑还没出手;又是一箭射来;这一次却不是射她手中的剑;而是向着站在她身边的贺萧而去。贺萧持刀挡隔;被那股大力集中;身体连续不停的向后退了七八步;然而还没等他站稳;又是一箭已然射至面门!

楚乔挥剑劈开;但见眼前箭花刁钻;角度诡异;连绵不绝;她持剑抵抗;动作流畅敏捷;如同风中华美的舞蹈。恍惚间;她似乎回到了很多年之前;幽幽深宫之中;两个孩子一人弯弓一人格挡;只是当时那箭头都是断掉了;而不是今日;箭头闪烁;阴寒彻骨;冷光耀目。

一切归于平静的时候;程远早已逃的远远地;燕洵一身黑色大裘;高高的坐在马背上;一手拿着金黄色的劲弩;一手还握着一支锐利的弓箭;在他的身后是黑鹰军的禁卫;人人铠甲冰冷;目光寒彻的看着这狼藉的战场。

大风从他们中央吹过;卷起地上的雪花徐徐上旋;发出嗖嗖的声音。

“阿楚;你在做什么?”

燕洵的声音很平静;平静的让人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他的表情极尽冷漠;好似站在他眼前的不是那个曾经和他一起生活了八年的竹马青梅;一滴血从楚乔的脸颊上滚落;滑进她雪白的脖颈里;她仰着头看着他;看着程远恭敬的站在他的身边;大放厥词的歪曲事实;而他却并没有呵斥反驳;只感觉心底一寸寸的被大雪覆盖;嘴唇动了动;却根本说不出话来。

她一直以为他们之间是不存在误会的;也从不需要言语的粉饰;可是现在她突然发现;若是她不去辩驳不去解释;就真的会成了居心叵测的乱臣贼子了。这;真是一个绝妙的讽刺。

贺萧上前一步;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一道来;只隐去了夏军有意放他们一马的事情;而说成是他们及早发现不妥;杀出重围。

燕洵一直静静的听着;听着贺萧和程远互相攻讦;听着西南镇府使的官兵们愤怒的叫骂;而不发一言。四周的兵将越聚越多;夜里的风也越发的大;天气那般冷;楚乔站在原地;手脚冷的发麻;四下里的声音渐渐远去;她似乎已经听不到了;只能看到燕洵的眼睛;那么黑;那么亮;只是;却为何被罩上了一层寒霜;再也看不清了。

“阿楚;”燕洵低沉的声音缓缓响起;并不如何响亮;可是周围那些嘈杂的声音却顿时全都停住了;只见他深深的望着楚乔;语调平和的问:“是真的吗?”

楚乔静静的看着他;他也在看着她;目光穿透了漫长的岁月;追溯着他们曾经的过往涌上去;一切都不存在了;似乎只剩下他的眼睛。从大夏围猎场的第一眼开始;动荡的年代将他们这两个本该完全没有交集的生命联系在一处;很多时候楚乔都在想;她跨越了千万年的时光;穿越了无法计算的空间;是不是就是为他而来?所以;无论艰辛磨难;无论困境逆境;他们都站在一处;肩并着肩;一路跌跌撞撞;从无背弃;坚定的彼此信任。

她深深的点头;眼神仍旧是冷静的;只是一颗心却渐渐的炙热了起来;像是一个押进了全部赌资的赌徒;然后说道:“是真的。”

周遭的一切突然间那般宁静;只剩下燕洵的脸;他缓缓的眯起了眼睛;嘴唇动了动;说了一句什么;楚乔却好像听不见了;那声音那般大;在她的耳边轰鸣回荡着;她听得清清楚楚;可是那句话似乎变成了一些没有意义的符号;让她分辨不出那里面究竟是什么意思。

燕洵问:“既然如此;为何西南镇府使没有大的伤亡?按你们的说法;敌人调动了三千多人;事先得到了程将军的情报;做好了包围;那么何以你们的伤亡会这样小?”

“殿下;属下认为这一切可能是一个误会。属下当初在北朔得罪了楚大人;受奸人蒙蔽;误伤了楚大人的部下;而薛将军是楚大人的好友;他的死属下也是有责任的;楚大人对我有偏见;也是在所难免的。”

第一军刚刚提拔起的年轻一代将领也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为何西南镇府使的战事结束的这样快;敌人若是有三千人;有心算无心之下;不至于完不成合围还让他们这样轻易的逃出来。

喧哗声越来越大;耳边好似聚集了一群苍蝇;楚乔有口难言;难道要她说是诸葛玥顾念旧情将自己放了吗?人多口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