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 (第1/4页)

学剑道所以心中也是释然了。

最后周卫国对自己的解释是:人们总是容易原谅自己!

竹下俊果然守信。

第二天课后,竹下俊把周卫国带到了军校外面的一个小树林里,开始传授周卫国剑道。

竹下俊首先从带着的大袋子里拿出了一套周卫国昨天见到的那种古怪行头和一把竹刀。

竹下俊首先向周卫国介绍了剑道的规则:“1。不论老幼都要以礼相待。切记,良好的仪态须发自内心,否则将被视作虚伪做作。2。要尊敬师长但不可阿谀奉承。3。不能把个人的不快情绪带入道场,时刻保持心灵的纯洁与高尚。4。接待远道而来的客人一定要热情周到。5。积极参加道场组织的集体活动。6。须知段位的提升是水平提高的标志,但更重要的是为了激励年轻人奋发向上。7。勤学苦练,力求完美。8。时刻保持道场的清洁和维护道场内的秩序。9。爱惜竹刀如同爱惜自己的双手,认真对待每一次挥剑练习。10。在练习中不能因被击打而退缩。11。给初学者充分的机会去攻击,使其满足并增强其信心。不懂得去激励初学者也就不能使自己得到真正的进步。12。保持谦虚谨慎的学习态度,戒骄戒躁。13。在道场中学得的礼仪风范要在日常人际交往中得以体现,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做到勇敢、正直。14。要有良好的卫生习惯,仪表务必要整洁、端庄。15。学习剑道更要培养良好的生活作风,不得有酗酒、吸毒、赌博等恶习或是任何不洁的性行为。”

不过周卫国不是正式进入道场学习剑道,也不会有段位,所以自然与第3、5、6、8、13条无干,但竹下俊却硬是要周卫国把这小树林当作道场,还教了道场礼节:“1。进道场时须向场内行礼,然后除去鞋袜。2。道场内除休息室外严禁吸烟或吃零食。3。不得在道场内喧哗、斗殴或使用任何污言秽语及不敬的言辞。4。接待远道而来的客人一定要热情周到。5。从他人面前经过时要打招呼,不可冲撞或是推搡。6。行走时不可跨越竹刀、木刀和护具。一旦发现,必须立即退回将物品重新放好并向使用者道歉(若是自己的物品须向老师道歉)。7。练习时闲置的竹刀、木刀要摆放整齐。8。老师做解说、示范或是其他人在练习时,不得交头接耳。9。练习时要全力以赴,若果真因身体不适想中止练习,必须举手示意。10。练习结束后要认真整理好兵器、护具和剑道服,并安放整齐。”

听完竹下俊对剑道规则和道场礼节的解释,周卫国突然有一种奇怪的感觉,从竹下俊所说的这些剑道规则和礼节来看,剑道除了锻炼身体外还特别注重对人格的培养,按理说日本人练习剑道后人格应该更高尚才对,可从东北流亡学生所描述的情况来看,日本人在中国东北可是无恶不作的!看来,日本也是一个言行不一的民族!想到这,周卫国突然从内心开始对日本人产生了鄙视!当然,竹下俊应该算是个例外!

接着,竹下俊开始向周卫国介绍剑道用具,周卫国这才知道上次竹下俊在头上扎的棉布叫头巾,穿的那件深蓝色衣服叫剑道衣,套的像裙子一样的衣服叫剑道裙,胸甲样的东西叫护胸,像腰围的玩艺叫腰垂。

介绍完剑道用具后,竹下俊教周卫国穿上了各种护具,又教了周卫国几个基本的练习动作。周卫国倒是很快就掌握了动作要领,只是有了刚刚的想法后,对剑道自然就没了神圣的感觉,练起来总是少一股气势。看得竹下俊直皱眉,却不知是什么原因。

虽然相比于普通人,周卫国这一下午学的东西已经很多了,但竹下俊从一开始就没把他当普通人对待,所以对他的进境自然很不满意。只是眼看再练下去还是这样,竹下俊只好就此结束了第一天的训练。

接下来的一个多月时间,竹下俊把所有的招式都教给了周卫国,却发现周卫国总是练得似是而非。

这天,竹下俊终于忍不住,叫周卫国停了下来,说:“卫国君,你如果不想学习剑道,就不要练了。”

周卫国愕然,说:“我的确想学剑道啊!”

竹下俊叹了口气,说:“你别骗我了,我从你的眼神中没有看到对剑道发自内心的尊重!”

周卫国暗吃一惊,由于有了对日本国民人格的那一番思考,他的确对剑道也存了轻视之心,觉得这剑道肯定也是徒有其表,不想被竹下俊看出来了。不过吃惊之余,心中不免对竹下俊有些愧疚。不管怎么说,竹下俊还是堪称人格高尚的!他的确做到了言行一致!

见周卫国默不作声,竹下俊大声说道:“卫国君!我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