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1/4页)

溃骸安苄终饣坝械览怼!�

吴道人晒笑一声,摇头挥手,大谈局势,指划道:“依老道所见,若朝廷能及早的消灭中原流寇,中兴大明方才有希望。但依此时的现状看来,朝廷rì渐衰败,兵弱将怯。想要消灭关外八旗,眼下是不可能的事。只能是先对付这些暴民,攘外必先安内嘛!”

曹莒叹道:“朝廷虽是兵多将广,但还是缺乏栋国良将。国家重税,导致贫民揭竿四起。好在满清被阻挡在了关外,朝廷还有一丝喘息之机,用以对付中原的义军。”

吴道人笑道:“看来曹将军对当今朝廷还抱有赦免之心。十年了,真是难得。”曹莒笑道:“岂有之事?只不过随口说说而已。”

吴道人道:“老道听闻,前些rì子西北脊梁骨,喜峰口被多尔衮攻破关隘,连下十余城卫。皇太极又率领四万jīng骑从蒙古打入内地,在山东直隶一带所向披靡,大有虎踞京城之意。这皇太极千里用兵之神速,目的只怕是想攻占京城,取而代之。”

曹莒唏嘘不已,徐道:“这我倒是没有听说。”正要相问,王炎风笑道:“道长多心了。京畿之地,铜墙铁壁。附近又有天津、济南、开封等三城五卫的督军守护。皇太极曾在běi jīng城下吃了大败战。又怎么敢重蹈覆辙?”

曹莒点头道:“王兄这话正合我意。皇太极用兵谨慎,他的十万八旗军就是他的全部家当。大明人多地广,关隘重重,便是常年败战也可一败再败,满清如何做得到?他若真敢打京城,只要发生胶着混战。不出三rì,各路勤王之师必会驰援围猎,把皇太极堵在中原境内。关宁一线的将士也不用驰援京城了,直接出兵攻打沈阳,到时皇太极安有立身之地?”

王炎风大笑道:“曹兄这是一招围魏救赵之计,高明之极。”曹莒晒笑道:“这不过是纸上谈兵罢了,当不得真。”

吴道人笑道:“曹将军真会讲笑,计谋虽好,却不太现实。”曹莒道:“请道长解释。”

吴道人道;“皇太极的八旗军来去无踪,明军缺乏战马,如何能跟得上八旗的后尘?即便是遭遇上了,那只怕也是胜少败多。”曹莒微微作笑,道:“且不谈这些国事了,须当尽兴饮酒。”三人各满了一樽,相互敬酒而饮。

吴道人见时近晌午,大雪早停,在堂中便已有些不耐。问道:“曹兄大清早便设下宴席,该不会是只为喝酒谈国事的吧?”曹莒道:“莫非道长另有急事?”吴道人道:“老道没有什么要事,只是觉得曹兄该言归正传才是,不必谈论那些闲外之事。”

曹莒笑道:“我三山头领久不相聚,今rì曹某特设小宴贪杯。虽无龙肝凤胆,但也勉尽地主之谊。还请道长勿怪。”王炎风倒也是个爽快之人,并无多计较。吴道人自知适才言语有失,呵呵一笑,把酒来喝。

三人接饮,相互谈笑。曹莒趁众欢之际,唤过身边一名侍从,取过一封信函,指道:“这是李自成、张献忠等七路义军头领发来的急密信函。曹某已拆信阅过,今请两位头领来此便是商议此事。”

王炎风惊讶道:“信中都说什么了?”曹莒道:“信中大意是说:”六月十三rì凌晨,义军中了陕西督抚的埋伏计,误闯在成都府六百里外的巫龙峡内。那里被高山峻岭所围绕,地形恶劣。如今三面峡口要塞皆被官军堵住,十五万义军xìng命攸关。闯王想请求我等三山人马助他们一臂之力,里应外合。在朝廷援军到来之际,夹击官军,破谷而出。待夺得天下之后,必有厚报。将以五百里山川相赠,永结盟好,信中之意甚为恳切。曹某不敢自专,故此特邀约两位头领前来洽谈此事,定个计策。”

吴道人在这三人之中最为年首,急取来信件看。不及一刻,仰面大笑道:“这贼闯好大的口气,竟敢说什么赠土封王的话,好像大明天下早晚是他囊中物一般。此刻他们已经是自身难保,还敢口出狂言,诱惑我三山的人马与他解围,真是可笑。”

曹莒见他未曾商议便已大出厥词,轻蔑无礼。碍于情面,也不愿当面责怪,徐笑道:“依道长所见,难道说我三山人马不该助闯王解围?”

吴道人一改肃容,指信而道:“朝廷虽然没落,但全国仍有百万大军,国家之根本并不曾动摇。李闯之辈号称义军,实则是一伙东躲xī zàng的流寇。饱去饥食,胜败无常,四处流动。纵然得逞一时,rì后也必当被朝廷剿灭。此刻他们已经是穷途末路,我三山人马岂可因一纸空头契书而引火烧身?倘若是朝廷知道我等助贼的话,rì后兵锋一转,尽往我们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