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7部分 (第1/4页)

道理讲的很明白,就一个意思,让兴庆赶紧回归平静,等待秦军到来。

焚烧宫室衙署,这样的绝户之计,汉官们绝对不会答应……

汉官们开始游走于混乱的兴庆,同时,并派出所有各个家族的家将,奴仆,将趁火打劫的一些匪类纷纷斩杀于街道之上。

需要说服的人很多,最重要的当然是皇室。

前些日子,皇帝换了人,但那不过是李元康一族的傀儡,在李元康战死的今日,并不值得重视。

到是被李元康等人软禁在皇宫之内的皇帝陛下,还没有下退位诏书,应该能听进一些话去。

于是,汉官们努力封锁住了皇宫,将皇帝陛下接了出来,并找上各个皇室族人。

劝说他们干脆的放弃兴庆北行其实很简单,汉官们只说,兴庆一乱,秦军到日,定必愤怒,满城上下不提,即便众人北逃,秦军也定轻兵来追,到时秦军上下怒火正旺,大家断无幸理。

说实话,这个借口并不太恰当,但这些党项贵族们已成惊弓之鸟,灵州一把大火,烧的数十万大军全军覆没,在他们这些多数没上过战阵的人想来,秦人之可怕,早已超过了什么魔鬼,阎王之类的神仙。

一些人在劝说之下,纷纷点头。

汉官们开了好头,于是又劝着,兴庆大乱,满城百姓多为汉人,乱起来之后,到底会是怎样一个景象,谁也说不清,现在他们努力在控制局面,但大火一起,一切皆休。

这就是实实在在的威胁了,许多党项贵族还没有意识到,这个时候汉官们的底气,立即便纷纷呵斥。

汉官们也露出了本来面目,连连冷笑,大火一起,大家一起葬在这兴庆城中便是,想要扔了兴庆北逃?做梦去吧。

这个时候,兴庆乱象已显,汉官们也怕耽搁时日,出了变故,连威胁,带劝诱,终于让皇帝陛下点了头。

但皇帝陛下也提了条件,他答应只带几个宠妃北走,也答应下旨敦促朝臣随行,更答应不会带上太多金银细软。

是的,西夏皇帝陛下答应了很多,但他要李元康等几个人的人头。

这个时候,皇帝陛下竟然还不知道,李元康已死……

此时,汉官们又出起了阴损主意,劝皇帝陛下将这些人都留在兴庆,他们会牢牢看住各处府邸,让他们走脱不得。

要知道,秦人大将军赵柱国,素有嗜血之名,不如留下这些家伙,等秦军来到之时,送给那位大将军,稍稍泄其些杀气。

皇帝陛下心有不甘,但那些皇室们却深以为然。

终于,皇帝陛下下旨,皇室北狩,诏谕众权贵随行护卫,违抗不从者,杀无赦。

汉官们聪明就聪明在这里了,若是之前强来,定要引起诸多混乱,此时拿了圣旨,又有皇室子弟随行,却不一样了。

在他们指引之下,很多不合意的党项贵族便遭了难,人头落地不说,家里也被抄了个干净。

几天功夫下来,皇室们对收获很是满意,也不敢再在兴庆多做停留,于是,汉官们就此将党项权贵们礼送出了兴庆城。

看着蔓延不知多少里,渐渐远去的队伍,许多汉官既有些恐惧,又有些轻松。

回过头来,汉官们开始加紧肃清城内,安抚百姓,到最后,还有时间将城内的街道收拾一番,美其名曰,恭迎王师北来。

兴庆这戏剧化的一幕,看似不可能,却又就这么发生了。

几乎是悄无声息间,兴庆城换了主人,也标志着,西夏王朝灭亡了。

史书之上,也记载着,大秦成武五年七月秋深,秦军入兴庆,亡西夏……

赵石很快就从汉官们嘴里知道了原委,当然,汉官们都在极力粉饰……

对这些汉官,赵石谈不上有多憎恨,只是有些厌恶,他向来心狠手辣,但从来不会滥杀,他杀人,都有着极强的目的。

既然不好动刀,他也就放下了这个心思,命这些投顺汉官与秦军一道,安抚民心,搜拿党项余孽。

对于党项人,赵石不会手下留情,党项据有西北多年,阻隔道途,役使汉民,于西北各族都有着无形的影响力,大军一旦离开,不定就要死灰复燃。

不如灭其族类,即便有些漏网之鱼,也掀不起多大的风浪,多数过不了多久,便要被其他各族所吞并,同化了。

这将有着一个过程,赵石并不着急。

虽然,灭国之功已经入手,但还有很多首尾需要收拾,越是这个时候,赵石越是不敢懈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