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1/4页)

攻击他,造谣说那个种了牛痘的孩子脸上长出了牛毛,眼睛像公牛一样看人,连咳嗽的声音也好像是牛叫一样。他还收到许多诽谤信和恐吓信,他说:“我好像乘着一只小船,快要到岸了,却受着暴风雨的袭击。”后来,牛痘接种法推广开来,英国政府承认了他的研究成果。他去世后,人们为他立碑塑像,表达人们对他的怀念。

坚持并去做之后,最幸福的时刻不是反对者掉转过头来的膜拜,而是你埋下的种子终于开出遍地绚烂的花。

小故事四:范缜与反迷信

南北朝时期,在齐朝宰相竟陵王萧子良的王府内,名流云集,高僧满座。他们迷信佛教,大谈生死轮回、因果报应,宣扬人死后精神不灭。这时,一位普通官员挺身而出,驳斥高僧们的议论。他认为精神不过是人的形体的一种作用,依附和存属于人的形体,形体存在精神才存在,形体死亡则精神随之消灭。这个人就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范镇。只见他高谈阔论,旁若无人,把萧子良等一帮王公名流驳得哑口无言。萧子良几次组织人马与他辩论,都被他驳倒了。萧子良无可奈何,派人对他说:像你这样有才能,不怕得不到“中书郎”高官,为什么要发表这种违背潮流的议论,我为你可惜,你应当赶快放弃你的议论。

范缜听后,哈哈大笑说:“要我范镇‘卖论取官’,那我现在已经是更高的‘尚书令’和‘仆射’,何止是‘中书郎’啊!”

在泱泱华夏古国之中,数之不尽这般被人仰止和效法的风骨,学问可以被超越,而如此风骨却从不曾被超越,唯有在历史长河之中闪烁愈加光辉的传奇。

小故事五:唐氏三口与医学研究

也是在南北朝时期,有一位名叫唐赐的人,因病吐出20多条虫子,临死前,他嘱咐妻子解剖他的尸体进行研究。妻子照着丈夫的遗嘱做了,儿子也没有加以制止。反动的封建统治却因此而判处这位女解剖学家“不道”,她的儿子“不孝”。母子二人都为医学的发展惨遭杀害。

最坏的情况是:糊涂是失败者的通行证,坚持是成功者的墓志铭。然而权衡代价与收获,不论如何抉择,导致结果如何,多数时候,你都可以从坚持中发现一种激励人生的力量,这种力量让你充满勇气,坚韧不屈的勇气。

小故事六:费尔巴哈与黑格尔

黑格尔和费尔巴哈是德国的两位非常有名的哲学家,费尔巴哈曾经是黑格尔的学生,他曾经在柏林热切而恭敬地听过黑格尔的讲演,认为“他就是……我当时称之为再生之父的那个人。他是唯一使我体会到并理解到‘老师’的定义的人,因此是我感到……唯一应当致以诚挚谢意的人。”但是,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他不同意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因此又勇敢地对黑格尔哲学和宗教神学提出批判,他为什么要这么做,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在尊重权威的基础上挑战权威,在尊重真理的基础上以坚持为实现理想的武器,是对权威以及真理最真诚的致敬。

我的朋友,故事读完了,或者准确地说,它们不是故事,它们是树,是雕像,就立在我们前方。或许你已经从中收获了许多,或者只收获了一点点对你的启发,但是,无论多少,我都觉得开心,至少,这一路,有你陪伴。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五章 一分钱,如何变大?(1)

朋友,经过前面的四章之后,你是不是觉得,手里的贝壳项链越来越美丽了,那么,今天,我们不捡一般的贝壳,我们要沉到深海,去寻珠贝,之所以说它们是珠贝(我会将它们之所以称为价值的理由标注出来),又要回到本书的主题,这本书所说的都可以归结为两个重点,首先是从精神上为财富打基础,其次是从方法论上实现获得财富的路径。寻得之后,在后面的两章,我们再继续寻剩下的四颗贝壳和一条链子,将三颗珠贝穿中间,贝壳点缀,于是,此段旅程,完美结束。

一分钱,如何变大?前四章已经让我们从“软件”上获得了变大的能力,而这一章,我们要从“硬件”入手,跟配电脑一样,硬件软件合一。此所谓“男女搭配,干活不累”,也正是“软硬合一,出手必胜”。

一分钱变大的方法,有三:

一:创业。

二:理财。

三:资源整合。

这三者绝不是各行其是,也绝不是三种方法,它们可以两两组合,也可以三者融合,在组合中,各自比例也会有所不同,不同的比例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